|
相機日記98: Phottix Odin TTL Fash Trigger 離機閃觸發器 for Canon
前言
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
使用過外閃(外接閃光燈)的,很難再回去使用內閃(相機內建閃光燈),
而體驗過離機閃(閃光燈與相機分離使用)的人,更是會中「離機閃的毒」。
離機閃可以是有線或者是無線觸發,以現在的時代來說,無線比有線更流行也更便利。
今天要討論的主題是「無線 無線電觸發 離機閃發射/接收器 - Phottix Odin TTL」。
關於無線離機閃
在繼續寫下去之前,理查想要把幾個詞解釋一下,
很多攝影師在詞彙的詮釋上不盡相同,或許與理查的理解也有出入,
或許理查的解釋可能不是大家最習慣的用字遣詞方式,
但至少在這篇文章是可以用下列的註釋來融會貫通的。
因為這些名詞的中文很類似,所以理查也提供英文給大家作為參考。
內閃(Internal Flash):「內」建在相機上的「閃」光燈。
外閃(External Flash):「外」接在相機熱靴上的「閃」光燈,通常體積比內閃大很多倍。
離機閃(Off Camera Flash):把原本應接在相機熱靴上的外閃,拿「離」開相「機」使用的「閃」燈使用方式。
無線(Wireless):無線的傳輸方式,有不只一種傳輸方式。
光觸發(Optical Trigger):發射端發射光,光成為訊號,觸發離機閃。
紅外線觸發(Infrared Trigger):發射端發射紅外線訊號,用紅外線傳輸的方式,觸發離機閃。
無線電觸發(Radio Trigger):發射端發射無線電訊號,用無線電的方式溝通,觸發離機閃。
以理查的使用經驗為例子,我是Canon的使用者,第一台單眼相機是500D(T1i, Kiss X3),
當時理查是購入一個ST-E2紅外線發射器,來控制580EX II外閃,來達成離機閃的需求。
在室內與陰暗處,只要發射端與接收端的紅外線介面在接收範圍內,紅外線觸發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就把這種傳輸方式當成是電視遙控器好了,遙控器對著電視就會工作,稍微偏一點點也還ok。
不過如果偏太遠,或者有障礙物擋住,那就不會傳輸了。
紅外線觸發還有一個隱藏的缺點,
就是在室外光線很亮的時候,紅外線訊號會衰減嚴重,大大縮短傳輸距離,甚至無法使用。
(圖:ST-E2 紅外線觸發離機閃裝置)

後來理查把相機升級為7D,7D有一個500D沒有的功能,就是俗稱「內閃控制外閃」的功能。
原理跟紅外線觸發很類似,只是訊號從「紅外線」改成「光」。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光觸發。
設定好之後,7D的內閃會發出光的訊號,580EX II外閃的接收端收到光的訊號後,就會發射閃光燈。
以理查的經驗來說,如果在室內,範圍不大的時候,580EX II的光接收端不見得一定要對到7D的內閃。
很多時候7D的內閃打出去的光,可以藉由牆壁反射到580EX II的光接收端,仍舊可以觸發580EX II打出閃燈。
只要範圍不大,並且在室內,理查覺得7D的光觸發功能比ST-E2好用,拍拍產品照相當方便。
當然ST-E2在設定上,以及紅外線輔助對焦上有他存在的價值,不過這不在我們這一次的討論範圍內。
光觸發也僅僅在室內小範圍好用,一出門就馬上見光死,在室外光觸發比紅外線觸發更加難以使用。
理查當初拍攝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產品,離機閃只需要在室內使用,沒有室外使用的問題。
(圖:Canon EOS 7D - 附帶內閃控制外閃的光觸發裝置)

光觸發還有一個潛在的問題,這個在同家廠牌的裝備裡面不會顯露出來,
不過如果利用光觸發來啟動棚燈、或不同廠牌的外閃,那就有可能會有問題。
Canon閃光燈的自動模式為ETTL或ETTL II,此模式下,閃光燈會先發射一道光叫做Pre-Flash,
藉由那道光打到拍攝物體上,又彈回鏡頭裡的數據來決定要打多少光才能曝光正常。
在Pre-Flash的階段相機還沒開始曝光,只是閃光燈在測光。
等到測光數據回來,閃光燈才會打出正式的光觸發訊號,並且命令相機曝光。
然而,Pre-Flash也是光,是光的話就可以觸發正在等待觸發的離機閃或棚燈,
如果離機閃或棚燈跟相機的廠牌不一樣,很有可能在Pre-Flash的階段就觸發了,因為他們溝通不良!
以流程來說:
溝通不良的狀況是:
「Pre-Flash」-->「觸發離機閃」-->「ETTL計算」-->「發出光觸發訊號」-->「相機開始曝光」 = 沒有閃光燈,或閃燈不足。
正常的工作應該是:
「Pre-Flash」-->「ETTL計算」-->「發射光觸發訊號」-->「觸發離機閃同時相機開始曝光」= 正常離機閃曝光
要解決這個同步的問題,Canon閃光燈就不能使用ETTL或者是ETTL II的模式,
必須改用TTL或者是M模式,因為這兩個模式不會啟動Pre-Flash。
不論是光觸發,或者是紅外線觸發,設定無誤的情況下,在室內(棚內)的使用上大多不會有問題。
可是一旦走出室外,因為太陽強烈的光線造成訊號衰減,甚至訊號消失,問題就會很大。
所以就會有第三種離機閃觸發的方式產生!也就是無線電觸發。
無線電觸發的好處就是他的訊號可以穿越障礙,可以不受強光影響,而且傳輸距離可以很遠。
Canon也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在2012年的時候,與5D Mark III同步推出了新的外閃600EX-RT,與ST-E3-RT無線電閃燈觸發器。
其中規格名稱上的RT,相信就是Radio Transmition或者是Radio Trigger的意思。
比較高階的相機,以理查使用的Canon為例子,例如1D與5D系列都沒有內閃。
既然沒有內閃,那就沒有內閃控制外閃的光觸發裝置可以使用了。
這是理查要升級到5D或1D系列最害怕的問題,因為7D的光觸發離機閃真的很好用。
既然沒有光觸發可以選擇,那觸發離機閃的選項還有哪些呢?
1. 把賣掉的ST-E2買回來,再重溫ST-E2紅外線觸發的年代。
2. 把580EXII賣掉,升級為最新的600EX-RT。此外,看是多買一顆600EX-RT來當主控,或者是買ST-E3來當主控。
3. 尋找其他廠牌的離機閃觸發器/接收器。
第一個理查不會選擇了,一則是不走紅外線回頭路,第二就是ST-E2的電池又貴又難買。
第二個選項看似是最佳解決方案,因為Canon理當配合Canon的產品才是王道,然而其代價相當高昂!
想要用600EX-RT的無線電離機閃功能,至少要買兩顆600EX-RT或者是一顆600EX-RT加上ST-E3-RT。
而且ST-E3-RT不能無線電遙控600EX-RT以外的其他Canon外閃。
雖然600EX-RT雖然可以遙控580EXII但無法用無線電觸發,其單一使用價值與580EXII無異。
一個600EX-RT要價約$600美金,一個ST-E3-RT要價約$400美金。加起來$1,000美金。
想要兩顆閃光燈的話要$1,200美金,想要兩顆閃光燈都離機閃的話要$1,600美金!真的是有夠貴!
貴就算了,ST-E3-RT不支援紅外線遙控,也就是無法與600EX-RT以外的Canon外閃相容。
而且控制範圍不遠,實在是辜負無線電傳輸的潛在能力。
(圖:Canon EOS 5D Mark III的相機頂並沒有附帶內閃,所以也沒有7D擁有的光觸發功能)

所以第三個選項 - 尋找其他的「離機閃觸發器/接受器」是最好也最經濟的解決方式。
台灣地區理查不是很清楚。在美國,無線電離機閃觸發器最有名的叫做PocketWizard。
最常見的PocketWizard組合為TT5與AC3,
有效傳輸距離約40~60公尺,443MHz,不過實際操作大約只能到達50公尺。
此外他的熱靴全部為塑膠製,容易折斷,價格不便宜(還是比Canon RT新組合便宜),
設定並不是很淺顯易懂,而且常聽說與580EXII有搭配上的問題。
然而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下,PocketWizard仍然是一個幾乎有使用離機閃的人都知道的產品。
理查這一次要介紹的不是離機閃攝影人盡皆知的PocketWizard,
而是現在漸漸取代PocketWizard,正在成為離機閃新寵兒的Phottix Odin TTL離機閃觸發器。
Phottix Odin TTL Fash Trigger for Canon
理查是Canon的使用者,自然就使用Canon的版本,
在理查寫這篇文章的同時,Phottox Odin TTL也發表了Nikon的版本。
這個產品有兩種包裝,如圖可以看到兩個包裝盒。
下面的包裝盒包含了發射器與接收器,可配合一台相機與一個外閃的組合使用。
上面的包裝盒只有接收器,如果外閃多於一個可以視情況添購,一個外閃需搭配一個接收器。
只有買接收器是不行的,一定要有發射器與接收器的組合才可以使用離機閃(發射器只要一個就夠了)。

Phottix Odin TTL離機閃觸發器採用無線電觸發,也就是前言中所提到現在最好的離機閃觸發方式。
相機與離機閃不需要在同一直線上,有阻礙物也可以傳輸,在強烈的陽光下也沒有問題。
頻率2.4GHz,比PocketWizard的443MHz廣,
傳輸距離達到100公尺以上,比ST-E3-RT跟PocketWizard遠。
官方規格如下:
頻率:2.4 GHz
距離:100m +
通道:4通道
分組:3組 - A,B,C
電池:2節AA電池(TCU和接收器),接收器上的直流5V(外接電源口)
最高同步速度:1/8000秒
輸出:熱靴,3.5mm端口(接收)
輸入:USB端口(發射器和接收器)
附件:1/4,熱靴(接收器)
輸入電壓:2.4-3 .2 V
閃存端口電壓處理:6V(發射器)≤300V(接收)
遠程電源控制組在TTL + / - 電動調整(±3級1/3 - 共18分段。)
混合TTL和手動閃光 - 在TTL觸發一些團體,
在遠程電源控制:+ / B比率模式 - 電動調整

我們先來開箱「接收器」那個小盒子,內容有:
phottix Odin接收器
2個AA電池(很貼心,可以馬上使用,不用尋找電池)
3.5mm至PC同步線
3.5mm至3.5mm線
6.3mm轉接頭
腕帶(這個也相當的貼心)
多國語言使用說明書CD(繁簡體中文都有)

這是phottix Odin的接收器,上面有英文字寫著Receiver。
Wireless就是無線的意思,使用無線電傳輸。
TTL表示他可以搭配Canon的TTL閃光模式,特別強調的原因是很多其他產品都只能手動設定閃光。
Trigger就是觸發的意思。
For Canon就是這只適用在Canon的產品上,不要買錯了。
下面金屬的凹槽是熱靴,Canon的閃光燈就是接在這個熱靴上。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接收器,
Lock就是固定接收器與閃光燈腳座或者是燈架的旋鈕。
Flash那個接孔是3.5mm線的接頭,可以接3.5mm至3.5mm,或3.5mm至pc同步線,也可以是3.5mm至6.3mm。
ABC Group可以讓你把不同的閃光燈編制到不同的群組去,一個群組可以有不只一個閃光燈。
ON OFF當然就是開關,不用的時候可以把電源關閉,最好還是把電池拿出來。

我們來看看另外一面,
最角落的金屬槓可以接腕帶,
接下來有1234 Channels,設定傳輸頻道。
如果現場剛好有其他攝影師也在使用Phottix Odin或者是其他無線電傳輸裝置,
萬一頻道有衝突,可以靠切換不同頻道來防止衝突情況發生。

再看看同一面的另外一側,
有一個USB接孔,如果有需要可以利用這個USB線與電腦連接來升級韌體。
DC5V是電源插孔,可以使用5V變壓器來提供電源,適合再室內使用。
下面有一個旋鈕,就是之前提到的Lock旋鈕。
旋鈕的下方有四角形的結構,就是冷靴架(熱靴有通電、冷靴不通電)。
冷靴架的下面有金屬的螺絲孔/螺母(沒拍到),可以用鎖螺絲的方式接上燈架。

這邊要提到理查認為Phottix Odin的兩個缺點:
1. 冷靴架使用塑膠的(雖然其他廠牌產品也多是塑膠),
儘管看起來很結實,也絕對不是爛塑膠,但感覺還是有點怕。
因為外閃裝入電池,甚至加裝Gary Fong柔光罩之後,重量是不容小覷的!
如果是600EX-RT或者是580EX II這種大型外閃,重量更是可觀!
不僅如此,如果燈架設定成45度角,整個重量都會加載在這個塑膠冷靴結構上,令人擔憂。
燈座上的冷靴座夾頭多半是金屬的,要夾住這個塑膠冷靴架也要相當的小心,
夾太緊也可能造成結構損壞,夾太鬆又怕整個"離機閃組件"(接收器+外閃+柔光罩)掉下來。
2. 如果是安裝在外閃的冷靴座(閃燈座)上,如580EX II的座,
然後利用外閃燈座下的螺絲孔(螺母)裝在燈架上,這樣那個旋鈕感覺不夠緊。
理查已經轉很緊了,稍微用力一抽還是可以整個拿下來。令人擔心的就是真的只有稍微用力。
如果只是裝載外閃燈座,放在桌上、地上、椅子上、等等,只要不裝在燈架上,倒是沒太大的問題。
所以理查建議如果要裝在燈架上,最好利用金屬夾頭那種冷靴座,或者利用Phottix Odin接收器下面的金屬螺母。
註釋:
*燈架=可以像三腳架那樣子升高,轉角度的裝置,載重量適合裝上閃燈、棚燈,不適合安裝相機。
*閃燈座=閃光燈附帶的塑膠座,通常下方還有1/4"的塑膠螺母。
這是Phottix Odin接收器的底部,
這邊主要是裝電池的地方,接收器使用兩顆AA電池,很容易買到,價格也很公道。
圖中景深很淺的地方可以隱約看到方形的冷靴架下方有金屬的1/4"螺母結構。

3.5mm至PC同步線
理查目前應該不會用到,但是別的使用者可能會用到。
Phottix很貼心,考慮到每一個使用者的需要,不用還特地去找、另外購買。

PC同步線接法
理查手邊只有580EXII,提供一下接孔的方位與連接方式。
請注意:
根據說明書第93頁所述:
"當相容的閃光燈是通過連接線觸發,就不能採用TTL功能"。

接收器的外觀介紹到此,現在來看看合體的狀態。
如下圖所示,580EXII在最上層,Phottix Odin接收器在中間,
最下面(有我的網址浮水印的地方)就是上面提到的閃燈座(這580EXII的附件)。
如果是這樣的裝法,放在桌上、地上、櫃子上、椅子上,結構還算牢固,不用擔心鬆脫。
如果把下圖這個模組整個裝在燈架上,又傾斜45度角,會令人有點擔心鬆脫的情況產生。
解決的方式包括:
1. 注意傾斜角度的時候,朝下方的不是閃燈座的開口處,閃燈座只有一個開口處,其他三面都是包緊的。
2. 不使用閃燈座,直接使用Phottix下方的螺母鎖在燈架的螺絲上。
3. 不使用閃燈座,使用金屬的冷靴座夾頭來夾住Phottix下方的方形冷靴架,並同時轉緊Lock旋鈕。

合體的背面,
照片可能不太清楚,隱約可以看到580EXII的液晶螢幕上顯示ETTL(文章下面還會有比較清楚的圖)。
根據說明書第88頁:
"安裝在Phottix Odin接收器上面的閃光燈不需要設置從屬模式(Slave),但必須將閃光燈設置成TTL模式"。
是的,外閃只要設定在ETTL,其他的全部由發射端來控制,這真的很方便!

既然上面提到了Phottix Odin的發射器,
接著,我們再來開箱「發射器 + 接收器」那個大盒子,內容有:
phottix Odin的發射器
phottix Odin接收器
4個AA電池(這個更貼心了)
3.5mm至PC同步線
3.5mm至3.5mm線
6.3mm轉接頭
USB線
腕帶
多國語言使用說明書CD(繁簡體中文都有)
(比小盒子多了USB線跟2個AA電池)

之前的規格看一大堆,不管有沒有看懂都沒關係,
只要知道Phottix Odin TTL可以操作Canon外閃高達95%的功能,除了頻閃(MULTI)以外。
舉凡TTL、Manual、高速同步、第二簾同步都可以無誤操作。高速同步達到Canon的極致1/8000 sec。
此外還可以由發射端控制閃光燈的焦距、功率比例、與三個離機閃燈組的詳細設定。
並且還可以混合手動控制閃光、TTL自動閃光、這是真的很了不起的。

不論是發射器或者是接受器,都可以通過內置的USB端口升級。
喔!圖中Phottix Odin發射器的座是580EXII閃燈座,為了拍攝方便而裝上去的。
Phottix Odin的盒子裡面並沒有附帶這個座喔!

這是Phottix Odin發射器的正面(應該吧?)
理查也搞不清楚算正面還是背面,總之是接上相機後朝鏡頭那一面。
有一點點醜...(個人觀感),如果有ST-E2那樣的紅外線輔助對焦就太棒了。
話雖如此,這個發射器是相當厲害的!
之前的文章提到Canon的最新ST-E3-RT無線電離機閃控制器只能以無線電控制600EX-RT。
其他的Canon外閃(580EX, 580EXII, 550EX, 430EX, 430EXII, 320EX, 270EX, 270EX II等)都不能搭配。
而Phottix Odin可以無線電控制所有Canon的外閃,包括最新的600EX-RT。傳輸距離也比ST-E3-RT更遠。

Phottix Odin的發射器也是採用兩顆AA電池,
加上Phottix Odin的接收器、Canon的外閃、Canon的電池手把全部都使用AA電池。
出門只要帶上AA電池就ok了!不用帶不同規格的電池。容易取得,簡單方便。

Phottix Odin的發射器的熱靴是金屬製。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
絕大多數的其他廠牌都是塑膠製,甚至Canon原廠的舊型外閃,以及ST-E2也都是塑膠製的。
然而以實際壓力乘載來說,
如果發射器跟接收器只有其中一個可以選擇金屬製造,理查寧願接收器的冷靴是金屬的。
因為發射器的重量是不會改變的,以他的高度、重量、結構來衡量,熱靴架會斷掉的機率很小。
但是接收器上面乘載的外閃、外閃上面接上的閃燈罩的重量是遠比發射器重很多的。
其次,外閃比較長(高),不管是外閃擺頭或者是改變燈架的角度,冷靴重量負擔的力道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在加上實際調整的時候,手部的動作,手部的力道,握持的著力點都會造成冷靴的負擔。
所以接收器端的冷靴才應該是最需要金屬結構的,發射器其實用塑膠的也ok!當然兩者都是金屬最好!

初始測試
好了,開箱到這邊也差不多告一段落,現在是接上相機的測試階段了。
首先我們先把接收器接在580EXII上面(如下圖)
反正家裡沒有其他人在用Phottix Odin系統,所以Channel設定在1即可。

將發射器安裝在相機上方,
以一個發射器與一個接收器的組合包來看,剛好就可以搭配下圖一機一閃的設定。

把閃光燈設定在ETTL,開啟發射器與接收器的電源,
開機之後完全沒有設定,對準外閃(已經離機的外閃)按快門,同步成功!
理查將閃光打向背景的黑布,可以很清楚看到閃燈強大的出力,把黑的都變成白的了!

一顆閃光燈測試成功,兩顆閃光燈呢?
各位可以看到其中一個外閃的液晶螢幕清楚顯示ETTL,並不是Slave,也看到了閃燈發射成功。
證明了這個閃燈不是靠ST-E2,不是另外一顆580EXII,也不是600EX-RT,更不是靠7D的光觸發啟動的。
而且左邊閃燈的光觸發與紅外線觸發的接收端是背向相機的,依舊可以觸發成功。這就表示這是無線電傳輸啟動。
當然了,之前提過,在很近的距離,很暗的地點,光觸發還是可以藉由光從牆壁反彈去讓離機閃觸發的。
只是以理論來說,光觸發與紅外線觸發,離機外閃的接收端應該如下圖右邊的設定這樣子擺,與相機有對到才可以。

現在把閃燈擺遠一點,並且讓580EXII的紅外線與光觸發的接收端面相牆壁,
如此仍舊可以看到離機閃燈觸發無誤。光是這樣理查已經很滿意了。

這張有稍微霧化處理房間的內部,
沒辦法,我一定得這樣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請大家體諒。
這一張的測試意義在於把離機閃燈放在房間最深處,最角落的茶几上,
隔著兩層牆壁拍攝,看看是否真的可以穿牆啟動離機閃燈,
無線電觸發傳輸果然不負眾望,正確的遙控離機閃燈使其打出閃光。
這一點是光觸發與紅外線觸發絕對做不到的,除非在途中架設多個接收端,靠折射的方式傳輸。

室外距離測試
在室內隨便測試一下無線電觸發功能之後,感覺很棒!
那室外如何呢?
為了讓大家容易看到閃光燈的位置,理查選擇在晚上進行這項測試。
此外,理查必須說一下,這室外的現場實況蠻暗的,實際看起來大概是下圖那樣。
對焦相當不容易(而且女王助手的配合度極低,為了生命安全,只好犧牲品質)。
我的意思是說,這個測試在對焦方面只能對在現場僅有的光源上,
所以會有失焦的情形。也就是焦點沒有對在閃光燈上...
這看起來有點怪,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閃光燈的位置跟閃光燈有沒有發光。
如果畫面沒對到焦,就請大家不要那麼在意了,好嗎?(笑)
全程的測試採用全幅24mm定焦鏡測試,因為24mm是最接近人的眼睛所看的範圍。

室外距離測試A(寬敞環境測試)
嗯,才剛剛說...第一張就是閃光燈沒對焦的相片。
這一個系列是在一個比較寬敞的區域進行距離測試,
由於閃光燈本身是黑色的,而且很暗,所以對焦都是對在畫面右邊第一個或第二個車庫燈上。
每一張相片上面都有標示測試距離,我在這邊也會稍加註解。
第一張是我把離機閃燈放在我面前約一公尺的地方拍攝。

第二張把離機閃燈放在第二個車庫前,約7公尺。
很抱歉,在理查拍攝這些測試的時候,還沒收到燈架,只有一個三腳架,
所以相機只能手持,沒辦法固定角度,但是我可以確定我的腳沒有移動,
離機閃燈是的距離是助手...不,女王大人(心不甘情不願的)幫忙移動的。

第三張是移動到第四個車庫門前,約14公尺。

第四張則是移動到第六個車庫門前,約21公尺。
這個距離應該已經大於一般室內攝影棚的大小了,
理查記得多年前回台灣拍婚紗照的時候,攝影棚並不是很大,沒這麼遠。

再來的距離大約27公尺,ST-E3-RT在某些網站上的記載距離大概就這麼遠。
一般來說,從教堂的大門到達講台上,或者是結婚的場合從入口到台上,平均就這麼遠吧?

這是測試A的最後一張圖,把離機閃燈移到更容易看到的地方,約離相機33公尺。
對於理查來說,這已經很遠了,
以理查現在少許的攝影知識與需求,並沒有必要把離機閃燈擺在這麼遠的地方。

室外距離測試B(狹窄並有阻礙的環境測試)
這一個測試跟剛剛類似,地點改在比較狹窄的蜿蜒走道。
現場燈光極其昏暗,對得到焦的東西只有畫面的第一個路燈,
理查必須先對路燈對焦,然後鎖定對焦點,再重新構圖。
因為現場光真的很暗,如果使用一般的測光方式,畫面會超級過亮。
所以理查使用中央測光去測路燈的光,使用測光鎖,以路燈附近的亮度為基準。
這樣可以使畫面看起來比較亮(而不過亮),看大家可以看到現場大約的樣子。
另外,有些比較暗的圖,是因為畫面太亮,怕大家看不到閃光燈的光,
所以取消對路燈進行中央測光,改為對路燈點測光來拍攝。
理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這些組圖是為了「測試」而拍,
所以不想對這些圖進行任何的顏色與亮度的後製,保持其原始性,才有測試的意義。
2公尺
第一顆路燈中央測光(在離機閃旁邊的黃燈),拍攝時只有那個路燈夠亮。
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一條小徑,並且有些彎曲,以及一些樹木。

8公尺
跟第一張比較,這一張比較能夠感受到左邊第一個路燈的大小,以及為何理查選擇他測光。
8公尺是小意思,所以我們繼續看下去。

15公尺
這一次理查把離機閃放在轉角的地方,雖然不算有屏障,
不過這對於一般的光觸發與紅外線觸發的離機閃方式可能已經有點挑戰性了。

24公尺
因為小徑比較狹窄,又有很多物體,所以離機閃的位置可能已經看不清楚。
仔細看看畫面中的白燈的位置就是離機閃的所在之處,
同時,理查也用了藍色的箭頭指出離機閃的位置。

24公尺(點測光拍攝)
跟上圖一樣是24公尺,因為上圖太亮可能看不清楚,
所以理查改用路燈點測光,讓路燈曝光正常,其他的場景變暗,這樣很接近現場光。
這次應該比較容易發現離機閃的位置了吧?

35公尺
從24公尺的方位往後再移動到矮樹叢前,
這個距離已經比測試A的最遠距離還遠了。

53公尺
到這個距離,這樣的亮度已經難以辨認離機閃的方位,
所以理查用比較大的藍色箭頭指出來,那個看起來有點藍藍的小亮點就是。

61公尺
這張圖又改為點測光第一個路燈,讓畫面變暗,幫助辨識離機閃的所在地。
由於畫面變暗接近現場實際亮度,可以看到閃燈的周遭相當明亮。
如同大家所看到的,離機閃已經在幾乎看不見的地方,而且還被兩顆樹擋住,
依舊可以正確的打出閃燈,這已經超越PocketWizard的觸發範圍。
雖然Phottix Odin的規格上的傳輸距離達到100公尺,甚是更遠,
不過理查覺得這樣的距離(而且還有障礙物阻擋)已經足夠,
就算使用的鏡頭是70-200mm,裝在APSC的相機系統上,把遠端變成320mm,很像也沒這麼遠?
但是我想高達100公尺的傳輸距離一定有其意義的,雖然理查不會用到。
以理查的有限的知識來揣摩,100公尺遠距離似乎可以用在飛羽攝影上,
事先找好鳥巢,把離機閃燈架設好,然後跑到100公尺以外,用大砲拍攝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點子?
只是理查從來沒有嘗試過飛羽攝影,不太清楚閃光燈會不會嚇到鳥類?還是只有人類會嚇到鳥類?
總之,61公尺就是這次理查室外測試B的最遠距離(也是女王耐力的極限...逃!)

室內人像測試
理查並不是第一個寫Phottix Odin TTL評論的人,
之前已經拜讀過很多先進大大的文章,才得以知道這個產品的存在。
理查發現大多數的測試報告的範例都以室外人像拍攝居多,
為了避免重複性,理查這篇文章就以室內的人像測試取代室外人像測試。
使用的鏡頭為70-200mm f/4L,俗稱小小白。
理查盡量站立在同一個定點,使用zoom的方式來表現現場設定情況與拍攝效果。
幫助這次測試的人員有Iru Teng, Howard Tsao, Michelle Lin, Xing Fong, Katie Chen, 與Sky Guo。
全部都是教會小組的成員,在這邊理查再次的感謝大家的幫助。
以下的拍攝場地的燈光為一般美國房子內常見的鎢絲燈泡為主。
理查特別說明的原因是因為台灣房子內的燈光多以日光燈為主。
美國則是鎢絲燈為主,色溫約在2500-3500K。相機白平衡為自動。
測試1
第一個測試很簡單,就是一般室內兩盞離機閃燈的情況,
兩個離機閃都約在模特兒的前方兩側45度角處。
一個離機閃放在燈架上,另外一個則是由Iru手持,模特兒是Howard。

在第一個測試把鏡頭拉近後,得到下面的相片,
看起來曝光很正常的相片,
模特兒Howard本身沒有不正常的陰影,背後也沒有影子。

測試2
說真的,測試1實在是有點無趣,我們可以看到兩盞離機閃工作無誤,
也可以看到曝光正確,沒有不正常的陰影,也沒有難看影子的相片。
不過,這樣並沒有多大的創意,甚至有點辜負了離機閃的能力。
所以我們換一個方式來進行測試2,
這個測試只需要一盞離機閃,並且在離機閃前方裝上探照燈罩。
如此的設定,可以把離機閃的燈光集中在模特兒臉上與一部分的上半身上。
並且可以讓室內看起來變得很暗(實際上,室內的燈光並沒有改變)。

上圖的設定下,理查把鏡頭從70mm伸長到了200mm,
在得到了下圖的結果,模特兒Iru變得蠻酷的不是嗎?
雖然臉部有點過曝,不過效果比測試1看起來帥氣很多。
而且臉部過曝的問題是可以在Phottix Odin的發射器上調整閃光的出力來解決的。

同樣的設定,我們再試驗一次,這次的模特兒改回Howard。
嗯,閃光燈的確太亮了點。沒關係,這可以調整。

稍作調整之後,理查在次把鏡頭從70mm伸長到200mm,
並且把照片風格改成黑白,理查認為這種設定很適合黑白的人像照。
拍攝的結果理查很滿意,Howard變得很帥。

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要利用離機閃拍這種背景全黑的相片,
不能直接站在牆壁前面,因為牆壁會反光。
類似的離機閃設定,把場景換到牆壁前面,
拍攝出來的結果變成下圖所示,
雖然Howard一樣帥,人物的曝光還是不錯,但是後方出現強烈的影子。
這個影子可以告訴任何人理查的離機閃是怎麼擺設的。
沒錯!就是在畫面的左前上方,約45度角打下來的。
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並且讓畫面看起來更有趣一點呢?接下來看測試3。

測試3
測試2在最後一張圖中,後方的牆壁出現強烈的影子,
為了消除這個影子,並且讓畫面更有趣,我們又拿出第二盞離機閃來輔助。
雖然跟測試1一樣為兩盞離機閃,不過設定方式大不不相同。
測試3的第二盞離機閃的前面,我們裝上了藍色的色膜(如下圖)。

測試環境如下:
離機閃1在畫面的左前方(Howard的右前方),跟測試2一樣,使用探照燈罩。
離機閃2在畫面的右方,由Iru拿著,對著Howard的影子那片牆壁照射。
下圖的畫面並非成功的結果,
因為還是看得到影子,Howard的曝光不正確。Iru手上的離機閃照射角度也不正確。
然而我們可以看得清楚兩盞離機閃、模特兒Howard、與影子的位置。

成功的範例是這樣子的。
Howard的臉曝光ok,背後的影子消除,白色的牆壁被二盞離機閃打成藍色的。
如果要說有什麼問題的話...可能是Howard的表情有點...不,應該說是理查沒抓好按下快門的時機。

同樣的設定,把色膜改成紅色的可以得到下圖的結果。

最後,我們把色膜改成琥珀色,牆壁的顏色變成這樣子。
其實這樣的拍攝方式是理查第一次嘗試,
以前沒有玩過閃燈變色膜,也沒用過閃燈探照燈罩。
這幾張相片可能不是相當好看的相片,
如果稍加改進構圖與曝光量,可以有潛力營造很特殊的氣氛。
這也是只有使用離機閃拍攝時才做得到的效果。

戶外人像離機閃的需求
雖然理查打算著墨在室內人像測試為主,
但是不提及室外離機閃很像也不夠完整,所以在這邊稍稍講解一下。
很多人不知道戶外拍攝人像也需要打閃光燈。
有時候光是打閃光燈還不夠,還得是離機閃才可以。
下圖是一個失敗的作品,剛好可以成為一個室外使用離機閃的好範例。
我們可以看到模特兒Jill的右臉因為她右上方強烈的陽光照射而變成過度曝光。
這到陽光的光線之強烈,把Jill的眉毛、睫毛與眼影都消除了。
不但如此,Jill的左臉也產生嚴重的陰影,這讓她變成了黑白郎君。

這時候,如果有離機閃可以架設在Jill的左臉前45度角處,
或許就可以用離機閃來補光,讓左臉不要這麼暗。
儘管右臉還是嚴重過曝,但是這張照片至少變成還可以接受的範圍。
此時只要在相機設定,加上離機閃的出力設定,相信可以拍出更好的相片。
不過如果沒有離機閃,那麼再怎麼調整相機的設定,
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陽光、同樣的角度,Jill的左臉一定會比右臉黑很多。

在室外離機閃的選擇上,無線電傳輸絕對是最佳選擇。
因為傳輸訊號不會因為強烈的陽光而嚴重衰減。
除此之外,由於室外的陽光相當的強烈,
尤其是美國加州更加能夠感受得到陽光的洗禮。
想要開大光圈,快門速度勢必要很快,在沒有高速同步的設定下,
外閃或離機閃的同步速度僅能達到1/250秒,這完全不夠!
外閃的高速同步在這個時候就變得相當的重要,
然而很多離機閃觸發器都無法觸發外閃內建的快速同步的功能。
在室外無法快速同步的話,即使訊號再怎麼好也變得無用武之地。
Phottix Odin的1/8000快速同步也因此變成了它比其他廠牌強大與好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關連結
Phottix官方網站
Phottix Odin TTL Fash Trigger for Canon的產品網頁
問個小問題:
下圖的離機閃是觸發狀態的,請問它是用畫面相機上的Phottix Odin發射器藉由無線電觸發的嗎?
(答案的線索 就在圖中)

結論
Phottix Odin TTL Fash Trigger真的是一個相當方便好用的離機閃控制裝置。
調整設定方便、有離機閃經驗的話,不用看說明書就可以輕鬆上手。
他的發射x1/接收x1的套裝價格,大約只有600EX-RT的一半。
如果多買一個接收器,價格也差不多與ST-E3-RT差不多。
更厲害的就是它可以搭配Canon全部的閃光燈,包括最新的600EX-RT。
功能強大,很像除了頻閃不能觸發以外,其他Canon外閃的功能多半都可以使用。
無線電傳輸距離相當遠,理查使用到現在沒發生過無法觸發閃燈的狀況。
除了接收器的冷靴為塑膠材質以外,理查找不到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如果你是Canon使用者,已經有600EX-RT以外的外閃,
Phottix Odin應該是現階段無可取代的最佳選擇。
除非銀彈充足、有品牌情結,且不介意把600EX-RT以外的閃燈全部賣掉,
才考慮使用ST-E3-RT與600EX-RT的組合,因為ST-E3-RT只能操作600EX-RT。
儘管全部都換成ST-E3-RT與600EX-RT的組合,ST-E3-RT的傳輸距離還不及Phottix Odin。
所以理查完全看不到升級ST-E3-RT與600EX-RT組合的必要性,性價比極低。
沒錯,使用Phottix Odin,可能還需要多買幾顆AA電池,但這有什麼困難?
再怎麼想,Phottix Odin還是Canon現階段最好的離機閃解決方案,熱烈推薦!
PS. 請各位網友幫幫忙,幫理查的妹妹加一下Dropbox的空間,
如果您點選這個連結加入Dropbox的話,我們各自都會得到500MB的額外空間喔!
請點我加入DropBox
相機日記,我們下次再見囉~~!
udeupa、理查、Seattler
理查.udeupa 休閒的精彩
雅卡狄亞 巴哈姆特 部落閣
iTry 騎士團:udeupa 駐站專版
Canon Fans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Richard Udeupa All rights reserved.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