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F-M 22/2,使用EOS M機身,由於最高快門1/4000的關係,所以f:2及f:2.8的照片會過曝,照片的比例會比其他三支鏡頭小,因為EOS M的畫數較5D Mark II少。
2. EF 40/2.8,使用5D Mark II,照片的比例會比其他三支鏡頭大,因為40mm Vs. 35mm。
3. EF 17-40/4 L,使用5D Mark II,把焦距設定在35mm。
4. EF 24-105/4 L IS,使用5D Mark II,把焦距設定在35mm。
拍攝照片全圖(5D Mark II + EF 40/2.8):
我們來看看各鏡頭在不同光圈時的表現:
f:2 & f:2.8:
f:2只有EF-M 22/2 + EOS M參賽,由於最高快門1/4000的限制,所以即使是ISO 100,f:2時還是過曝,所以有在DPP降低亮度。
f:2.8只有EF-M 22/2 + EOS M及EF 40/2.8 + 5D Mark II參賽,EF-M在f:2.8時還是有點過曝,所以在DPP也有降低一些亮度。
EF-M 22/2在f:2光圈全開時的表現令人驚豔,已經是可用光圈,表現只比5D Mark II + 40/2.8在f:2.8光圈全開時的表現差一點,如果考慮到:
1. EOS M是APS-C,5D Mark II是FF。
2. 最大光圈f:2的鏡頭設計,會比f2.8的鏡頭來得困難。
這個時候只能說EF-M 22/2這支鏡頭超值。
EF-M 22/2在f:2.8光圈時的表現非常棒,比5D Mark II + 40/2.8在f:2.8光圈全開時的表現更好。
f:4:
這個時候4支鏡頭都參加測試了。
這時候的表現似乎是EF 40/2.8 > EF-M 22/2 > EF 17-40/4 L > EF 24-105/4 L IS。
EF 17-40/4 L光圈全開時的表現以變焦鏡頭來說算是非常棒。
EF 24-105/4 L IS排名最後不意外,因為它的對手有兩支定焦鏡頭,及一支表現優異的變焦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