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樓主熱心分享, 但有些觀念似是而非, 可能有誤導之虞.
1. "焦段/光圈=物鏡直徑"
嚴格來說應該是 "焦距 / 光圈 f 值 = 光圈口徑". 事實上由於鏡頭都是鏡片組合而非單一透鏡, 所以光圈口徑不必然等於物鏡直徑.
2. "它的物鏡口徑是最大的!物理原理中代表它的集光力與角解析度也是最強的!(單以口徑比較)"
增加口徑的效果在於增加集光能力, 可改善邊緣失光狀況, 提升邊緣畫質, 但對於畫面中央部位的解析度無甚影響.
例如 Canon 35 f/1.4L 口徑 72 mm, Sigma 35 f/1.4 口徑 67 mm; 後者的邊緣失光因此比前者嚴重, 但解析度其實比前者高.
3. "也就是為何使用增距鏡時會產生色散等現象"
色散是像差的一種. 使用外接增距鏡會造成像差而降低畫質, 與口徑無直接關係, 而是因為外接增距鏡是泛用型的, 沒有對單一鏡頭作像差最佳化處理.
同樣是增距鏡, Canon 200-400 f/4L 1.4x 的內建增距鏡因有針對鏡片組最佳化, 切換為增距模式時其解析度幾無衰減.
4. "有效對焦距離", "因為口徑兩倍大,成像力則為四倍"
這段真的看不懂... 每一顆鏡頭, 從其標示的最近對焦距離, 一直到無限遠 (月亮星宿), 不都是有效對焦距離?
口徑與成像力 (解析度?) 並不是正相關, 上述 C35L 與 S35 之例已說明.
有興趣者可參考 冼鏡光老師的部落格, 其中 "基礎知識" 與 "寫給新手" 有許多實用的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