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Fans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5238|回復: 3

七種武器 by G2- 轉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5-8 01: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這篇文章是一位大陸攝影行家寫的。雖然說是1999年間寫的東西,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特別請G2(本名:趙嘉)授權轉帖於在這裡。而G2也提出,这篇是差不多7、8年前写的东西了,有些内容也认为需要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做调整和补充。 請大家注意。

http://www.aisheying.com/ 愛攝影論壇,這是作者的攝影論壇。

-------------------------------------------------------------------------------------------------------


七種武器系列:之一 Contax G2
作者:G2

引子:關於旁軸系統和旁軸取景

作為一部自動對焦的旁軸相機Contax G2是相當獨特的.甚至可以說它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部相機.

旁軸相機使用的是一種和單反相機截然不同的觀察方法和操作方式。旁軸機看不見象單反機那樣淺的景深,被攝體在取景器裡永遠是清晰的.這樣旁軸機主對什麼樣的景深,背景虛化中太具體,太微妙的變化是不那麼容易預計的。就我而言,用旁軸機之後,我不得不更多的對所攝東西的幾何構成,線條,光暗對比,事件發生的高潮之類的更重視。反過來,這也訓練了我對 這些因素的敏感。

當然,因為單反相機的自動光圈光圈結構以及和景深的關係,我們在單反相機裡看到的與最後拍出來的照片常常只是具有相同的邊框,而不是相同的效果。同時,由於結構的原因,旁軸機快門的延遲也要遠遠短於單反機,所以對於拍攝事件來講,可以說旁軸機能夠完全複製出攝影者的攝影意圖.我甚至常常覺得,旁軸機看到的(氣氛,情節,效果)和拍到的結果倒更趨接近。所以我認為旁軸機是可以表達我真實感覺的武器。

旁軸相機最大的優點首先就是它的輕,小.自己帶著方便,也不刺激別人.尤其我這樣原來在民族地區工作,現在也主要以拍攝一般日常生活為主的人,旁軸機的這一優點是無可比擬的.

旁軸機取景另外一個主要的優點是它沒有反光鏡升起瞬間的那一黑。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我是非常不喜歡單反機這一點。對於像我這樣為興趣而攝影的人來說,不僅拍出的照片能讓人喜悅,而且 拍照本身就是一種愉快的欣賞(除拍攝社會醜陋面)被攝物體或事件的過程。而單反機反光板那一抬,一下就割斷了美好景象或故事的連續性。

我知道大多數操相機朋友的目地都是好片子。而我認為得"先攝影", 然後才能"出片子"。

是不是太玄了,好,不再說它了,來點實際的。 談談G2的機身.
G2的機身

大家都知道G2的機身很小,特別是其中包括了足夠的功能:4張/秒的高 速過片,1/6000秒快門,1/200秒的閃光同步,若干種曝光模式,曝光補償, 包圍曝光,多次曝光,單次、追蹤AF,TTL自動閃光等.幾乎所有我認為應該 有的功能都有。

旁軸機身一個最為所知的優點是拍攝時寧靜,震動小。的確,由於沒有 反光鏡和光圈機構不同,旁軸機在這方面無疑具有巨大優勢。

拍攝時的寧靜無疑是極為有用的,特別是很多人對攝影還有一種抗拒 心理,你可以在被攝者以為沒有拍的時候已經有十幾張到手了。這種優勢尤其對喜歡抓拍並喜歡自然的攝影者有用。(也許是已經用慣了M6特別是柯尼 卡HEXAR,我倒不覺得G2的噪音已經降到最小了,當然比單反小的多,但它 還是有可能在改型中繼續控制其快門聲。)

至於有人說旁軸機震動極小,可以在非常低快門速度下手持拍攝之說我 從不敢苟同。似乎旁軸機和單反機在低速手持時也有那麼一兩檔的區別,但也多是個別案例,根本夠不成規律.可見用高檔機的人中也有一幫阿Q.大家 心裡都不平衡。慢門下拍清晰的照片更多的和主體的運動,以及支撐什麼的有關,只討論一個機身意義不大。更何況我堅持認為低速時要儘可能的利用支 撐而避免手持.

不過有一點是真的,由於旁軸機的取景方式的特點--沒有反光鏡,它在 用慢門拍攝運動物體時有一種天然的優勢與方便,很容易拍出更有趣和清晰 的照片。

從以上原因,我也很推崇Canon的Eos-1NRS,顯然EOS-1N已然極出色了, 但NRS更趨完美。

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我還會在<七種武器>系列講柯尼卡HEXAR(巧思)和 EOS1N的部分詳述,這裡只提一句。

另外要說的一點是Contax相機的耐用性。雖然不再做專職攝影了,但是 我依然覺得相機的堅固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再貴重的東西只要帶在身上就免不了磕碰. 根據京磁公司的說法, G2的外殼是鈦金屬的. 我使用Contax旁軸機(和單反機)有一段時間了,曾經由於工作的艱苦,我發現自己實際上一直處在有意 無意的挑戰其鈦金屬外殼結實程度的狀態下,但它的確經受住了一系列艱苦條件下的反覆考驗,甚至包括海拔七千米以上的嚴寒和若干次高原無人區的 風沙,使得我可以信任它的堅固程度, 雖然不可避免的它的外殼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劃痕.我索性用膠布把它的表面貼上了----當然部分原因也是為了提 高它的封閉性.

但應該強調的是,雖然相信其具有足夠耐用性,我並不[s:137]把G2作為野 外像機用。一方面是因為旁軸機的局限性;再說,ZEISS鏡頭多貴啊,毀了可惜. (以後在<七種武器>討論三角架的部分我會再細談野外攝影的問題。)

至於G2操作的便利性,我覺得實在沒什麼可說的,保時捷和ZEISS的設計幾乎已經使G2的操作性達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總之,G2是這樣一部相機,它只有那些你最需要的功能,把它們最大限度的方便化,並且摒棄掉其它那些花哨的東 西.因為操作性是很主觀的東西,需要自己體驗,這裡就不多說了.

G2的測光和曝光

G2的測光系統主要依賴於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另一種方式是適用於16mm 超廣角的,這裡先跳過去)。值的一提的是G2的測光系統是對塗在快門簾幕上的一條18%灰進行重點測光,其中基本屏棄了上下兩條,左右也以中間 為重。這一點和M6的局部測光有點像,用M6的朋友一定注意到M6的測光非常准,而且是一種特殊的准。甚至超過很多單反機更複雜的測光方式。我發現 假如取景裡有一個非常亮的光點,那麼它通過反射後對測光的影響要比直接射進測光表小的多,這也是G2測光准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我自己使用的感覺 來講,有些相機上的多區域測光是種挺有趣的東西,因為你不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以致於有這樣的情況:同一個情景,兩台機器卻給出不同的測光 值,一般拍一拍也就罷了,但是我實在不清楚拍反轉在用優先或程序曝光時應該補償幾檔,所以常常簡單的測光方法是很實用的。

當然點測沒有是很可惜的,柯尼卡HEXAR的點測是我認為它近於完美的重 要原因之一。這也是我覺得G2僅有的兩個不足之一。希望G2的後繼型可以改 進。

也是這個原因,我認為G2實在不是適合推廣給大家用。如果不恰當的選 擇了它,可能一邊抱怨,一邊很快失去了對攝影的興趣。

談完測光就該是曝光了。G2的曝光方式是手動和光圈優先,正負2檔曝光 補償,1/3檔調節,夠用,操作又便捷,沒什麼說的了。

我發現嚴謹的曝光和所用機器及膠片有很大關係。學攝影時我用了幾乎 一年時間在曝光上痛下苦功,而且我是一開始攝影就用的反轉片,後來剛工作時常用負片,幾乎有點亂來,再後來用反轉片給單位拍畫冊,嚴謹了些;很不幸不久又迷上了萊卡M和柯達Tri-X。弄的我整個一個大退步。等改回了G2加 Velvia之後才覺得自己的曝光又上了路。

現在看師弟們的曝光,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用不好Ansel Adamas所講的:Visualize(想像)。曝光中,visualize的運用是起碼的。然後就是對所用膠片的瞭解.你要知道用怎樣的曝光是你想要的基本效果,加1/3檔後會怎麼 樣?再加1/3檔又怎麼樣(當然,是對於反轉片)。特別對於一些情緒強烈的景色,曝光改變一點點所表現的感受差別是巨大的。如果能明白這一點,你 的曝光就算入門了。然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風景是彈性的。你就可以和你的景色玩一種類似朋友之間玩的官兵與強盜的遊戲,那是很有趣的,如果仍不明 白這個道理,說明你的曝光還處在較低層次上,不要忙著換什麼相機,還是再重新學學曝光吧.

說到曝光就免不了要談談包圍曝光(ABC)

我覺得隨著反轉片使用的增加,ABC的使用似乎是必須的。

國內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捨不得膠卷,總是在批評ABC浪費,其實用ABC 是非常經濟的,你想一張好片子你拷貝一張要多少錢,當時多拍一張是多少錢。另外,我原來做過一段旅遊攝影,經常要滿處跑,加之是學財務出身, 深諳一個道理:比之昂貴的路費,時間,身體的消耗,膠片是最便宜的。大量的場景和瞬間你一生中可能只見到一次,為什麼不讓它更保險並盡善盡美 些呢?

少不了再說兩句曝光,我覺得曝光好大概有這麼幾個問題。

第一,要考慮Ansel講的什麼是visualize,怎麼做到比較"正確"的曝光, 即展現眼前的景物又能和膠片配。第二,如果增加或減少不同數量級的曝光,圖片表現視覺出的氣氛和情 緒有什麼不同(這種差異有時是非常巨大的)。第三,這些不同的氣氛和情緒與圖片的主題相加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哪種是你想要的? 第四...... 第五......

這麼多的問題,別說人腦,就是電腦也算不過來。有人說:我有直覺。 我相信。但直覺一生能有幾次,是時時能保證嗎?全靠直覺用那麼高級的相 機幹嗎?不就為了盡善盡美嗎?

所以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用包圍曝光,回來再挑片。

現在我所有的反轉片基本一概是一按三張(我用的G2和EOS-IN,ABC都很 方便).我的觀點是如果覺得這個鏡頭不值得用ABC,那它也就不值得我去拍.

G2的自動對焦

G2的對焦大概沒什麼好說的。

有關G2單點AF,連續AF及手動對焦的各種資料性東西,大家可以在網上 和其它雜誌上方便的查到,就不囉嗦了,只談一點體會。

由於對焦基線要遠遠長於單反機,所以用旁軸機作對焦從理論上要比單 反機更容易更準確。所以G2這麼小的機器能達到如此快捷的對焦速度以及如 此高的對焦準確性就不奇怪了。只要你不是企圖拿它來拍賽車之類的還是夠 用的.

關於G2的自動對焦最有趣的是它機背上的焦點鎖定鈕,用起來太方便了, 是我用過的所有的機器裡最方便的對焦利器。這點使用後才能體會。

另外,我非常欣賞G2的手動對焦。我覺得手動對焦的存在和方便性是衡 量一部專業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雖然AF很方便,但MF的使用率對於有些攝影師實在太高了。G2的手動對焦自成一體,手動對焦不是通過鏡頭,而是通過機 身前面的一個對焦盤,在取景器裡是用液晶條顯示,和NikonF70的曝光顯示有 點像,開始要稍稍適應一下,但用了會發現非常好用,好像也沒聽見多少批評聲,而且其手動對焦結合著個人風格設定的使用有一些特殊的優點.特別是 習慣了之後,其實還是比較方便的。

G2的Af是採取主動對焦和被動對焦的混合方式,這樣即便是在很暗(甚至 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它也可以通過發出一束不可見的紅外線的方法來對焦, 這也是G2獨特的優點之一.

G2的鏡頭系統

G2所配的標準套裝鏡頭是28mm,45mm和90mm,而我選擇的是21mm,35mm, 90mm這三隻頭。為什麼不買標準套裝呢?

說到這裡,我想先談一下有關50mm標頭的問題。

一直有一種說法:50mm標頭最符合人看東西的比例,是最真實的鏡頭。 因此標頭常常被[s:137]為初學者的首選鏡頭,從標頭開始入門。我的判斷則不太一樣。首先,符合人眼看東西的比例和看東西的效果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而拍照片視覺效果卻更為重要。因為我們用人眼看東西看的是效果,包括:它(或他,她)是什麼?在哪兒?周圍有什麼?等等。標頭雖然在透視比 例上和人眼很接近(從我用的實際情況看75或90的頭倒更接近些),但它所拍片子的效果和人眼所見效果有較大的差距。

廣角鏡頭更容易表現遠近比例,更容易透過環境表達出氣氛,而且放大後的效果也更接近人看東西無邊際這一視覺效果。當然,有一定限制是必須的,如果你覺得24和28的鏡頭有些誇張和變形,那麼我可以做出妥協----35 mm的鏡頭實際上更接近人眼所見效果,也是最真實的一種鏡頭。

象布勒松那樣強調精確幾何構圖的人自然很強調透視,但對於我們來講 這會不會是個誤區呢?更何況布勒松成名初期廣角鏡還是稀罕貨呢.

另外,35mm或50mm鏡頭的選擇區別也與使用人的視覺習慣有關。有人看 東西的習慣是局部性的,而有人看東西是散開的。前一種人大概習慣用50mm 頭,後一種人用35mm會更順手。

而且我個人喜歡在一張照片中放進比較多的視覺元素,儘可能一張片子 交代清楚,所以50頭就不太適合我.

同時由於50mm頭正好在廣角和中焦之間,它實際上是很難用的。對於許 多視線比較開的人來講,拿50mm頭拍東西很難。因為視覺方式是28mm或35mm 式的,用50mm標頭時他會覺得有局限,而且有些視覺壓縮效果,但又不是很明顯。從實用角度考慮,75mm或90mm的頭可能更好用些。 說到這兒,有沒有看東西既全面照顧又能重點觀察的人呢?估計28mm-200mm變焦頭的用家們多屬於這種(哈哈,瞎掰的).

再說兩句標準鏡頭,標準鏡頭的確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鏡頭,特別是在人 像上,所以我把它放在120上使用,更有用.(當然應該在廣告上更有用,可惜很久 不弄那個了)

如上所述,從實用角度我對35mm的鏡頭的喜愛大於45mm,而且都是 2.0光圈,所以不存在猶豫。用90mm頭的原因更簡單。因為家裡有領導,而且我們家領導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美人。我對於挖掘出她的各種美極有興趣。其實我最喜歡萊卡M系的75/1.5頭。也習慣那個焦距了。但Contax沒有, 好在適應起來不難。

至於買21mm還是買28mm確實曾令我猶豫。這兩隻頭都是我原來慣用的焦 距。這兩隻頭成像都很好。我看中G2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其輕,小,所以我不會同時買這兩隻頭來增加我哪怕一點點的負擔。 從某種角度來講28mm的用途更多。我當時考慮28mm的技術比較成熟,利用率又高,還是在我的120上使用較好。而對於135來講,G2的21mm鏡頭的Bio-gan的對稱光學結構(只能用於旁軸)要遠遠好於用反望遠結構的單反機超廣 角頭。從實拍角度講,這種差別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21mm最後勝出。

從設計講,旁軸相機的廣角,超廣角鏡頭的成像是要好於單反相機。比如說同是21超廣角,G2用設計的是Biogan,而CONTAX單反機的21頭是Distagon.它們結構之間差別也是很大的.單反機的鏡組要足夠的前移以避開反光鏡,而 G系的後鏡組可以儘可能的接近焦平面,使得超廣角容易發生的歧變和像差得到最大的校正.G系的21頭鏡片也比單反的少不少(一個是7片6組,一個是15片13組.)這樣G系的鏡頭眩光少,色彩還原似乎也更勝一籌,片子顯得更純淨,透亮.就更不說旁軸的分辨率,像差什麼的本來就校的比單反強了.而實 際上,使用旁軸相機的廣角,超廣角鏡頭(包括Leica)也確實在成像和操作性上超過單反機。所以這樣就會形成旁軸機主越來越喜歡旁軸機和廣角這 種循環。

關於G2鏡頭的焦距有必要多談兩句。

由於旁軸機取景和結構方面的限制,G2最長的鏡頭只有90mm。這一點也 是一些攝影者不選擇它的原因。畢竟大家(包括我)都對大炮懷有濃厚的興趣。雖然我偶爾也使用Eos-IN和300mm以上的長頭替公司和朋友拍些東西。但我本人這幾年已極少使用超過100mm的鏡頭了(我想這和個人拍攝題材關係 最大).長頭經常太麻煩了.

另外Leica M系的機器有一隻135mm的頭,但Contax G系卻只到90mm,我 個人覺得這裡面沒什麼差別。用過M6的朋友應該知道,由於M6取景框的特殊 設計,135mm和35mm在同一組線框裡,無論是取景還是對焦都有些困難。

ContaxG系裡有一款16mm的超廣角,我個人認為從理論上講這隻鏡頭應 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完美的一隻民用超廣角鏡頭,國外的使用報告和信息反饋來也證實了這一點。可惜由於過分昂貴(德國原產),用的人很少。我覺 得如果你習慣用16mm,就沖這頭你也應該買G2。

CONTAX鏡頭的封閉性

還記得最早決定用Contax的原因就是鏡頭的封閉性問題.原來我用的135 單反是尼康,在西藏工作的幾年,每次出野外鏡頭裡都跟開了雜貨鋪似的.有人說鏡頭裡進點灰沒關係,那純粹是瞎掰,自己騙自己玩的.50/1.4那隻頭是最常用的,所以我幾乎每年得買出一隻舊的,買進一隻新頭.但反正是單位的機器, 好歹我都得湊合用.當時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我自己的哈蘇的那幾隻鏡頭的封閉性.甚至有一次我的PLANAR墜入長江(哈哈,邪乎吧,在各拉丹冬,長江源頭那兒,水只能沒腳脖 子.),迅速撈出來,甩甩,在太陽底下一曬,沒事了.從此以後就覺得這德國人的東西是禁造.等我自己再買135機器的時候自然也就選了CONTAX. 的確,這幾年CONTAX的鏡頭也從沒在封閉性上讓我擔過心.

G2鏡頭的光學質量

說到Contax似乎不可避免要談一談 Zeiss的光學質量。因為不管有其他 任何理由,光學質量的優異無疑是眾用家選擇Contax的最重要原因。

很多尼康和佳能的使用者總是跟德國鏡頭叫板.其實沒有必要. 在一些攝影領域中德國鏡頭的完美的成像質量是日本鏡頭無法替代的, 同時在另一些攝影領域中日本機身的實用程度也是德國機身無法替代的.

對於zeiss鏡頭一直有德產和日產之爭.前兩天在四通利方論壇上看到 Felix-tian的一篇帖子,把設計,產品,品牌,產地等問題分析的極為透徹。 特摘錄在這裡:

"關於德頭日頭這一陣有不少兄弟在討論,其實這是個不可能有結果的 論題,各花入各眼,只要自個兒覺得好就行了。...... ZEISS和日本京磁合作的細節是:CONTAX的品牌歸ZEISS所有,設計及質 檢由ZEISS負責,生產和MARKETING由京磁負責,換句話說,ZEISS的 光學鬼才的設計圖紙是否要壓箱底全看小日本兒高不高興。ZEISS在德國還保留少量生產線,主要生產特殊鏡頭。在日本,京磁的生產大樓和 ZEISS的質檢大樓相距不遠,鏡頭出廠前要送給ZEISS驗收,如不合格就退給生產大樓。因此G2無論如何不能算是日本貨,正如您不能把中國產 的耐克鞋和WILSON網球拍說成是國貨一樣,產地不等於品牌。....."

所以,我覺得大家對於Contax的ZEISS鏡頭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即:Zeiss鏡頭的光學質量無疑是最出色的,而它產在德國或日本則不是我們應該過分 關心的。(這個問題我知道如果讓Contax十年以上的用戶來談更有資格。當然他們的看法可能與我不同。)

不過,我估計即便我拿ZEISS鏡頭來和其他鏡頭比,比如說Sonar90mm頭強 過某某牌的中焦"人像王"也沒人會信,所以就省了.

客觀的說,我覺得對Leica和Contax最主要的發難其實在於他們太貴了, 以至人們討論它是不是值這麼多錢;而同時由於它的昂貴,用的人很少,就更難對它做一個正確評價。我一直認為對Leica 和Contax的鏡頭做負評價的多是沒怎麼用過它的人。Leica和Zeiss有幾隻看家頭的光學表現不僅是里程 碑式的,也是難以超越的。

我個人對G2的幾隻頭還是非常滿意的,在成像,手感,封閉等方面都達到 了幾乎最高的水準.我對於鏡頭品質好壞的鑑別非常簡單,就是製成1米以上的展板或打成2米以上的幻燈,那時候優劣自辨.這時候你會發現你對ZEISS的投資是多麼的明智.同時,我想如果不是在這個層次上,拿兩張10寸的片子 談高檔鏡頭的成像,清晰度,反差,色彩還原什麼的都意義不大.

其實我認為對於G2機身和鏡頭的瞭解我可能一輩子也趕不上一些真正的, 精於鑽研的相機愛好者。我從他們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來豐富我的攝影實踐,而我在他們那裡也看到了一些具有驚人質量的圖像展示。我覺得如果大家對 光學的至高表現有特別興趣的話,那麼應該多聽聽他們的看法。這也是我為什麼樂於聽聽有關器材的爭論,特別是第一手資料。如果能爭論明白是最好.

同時,我認為用135的人實在不必過分追求"光學表現"。否則,至少要體 驗一下Zeiss配哈蘇120的那隻Planar標頭才夠入門,然後才有資格談論某隻頭怎麼好與壞;如果你堅持追求所謂"最高光學表現"並堅持用135,好,Contax 和Leica就是唯一的選擇。

舉個實際例子,我有時候做幻燈片演示,如果用Canon拍的片子和ZEISS 的放在一起,我會注意,是否有必要用太大的屏幕。因為Canon的鏡頭怎麼說 和ZEISS的定焦頭是有差距的,放的過大後,人們可能會發生對光學表現過分 挑剔而不注意圖片本身內容的傾向。

實事求是的說,大多數135用家對各只鏡頭的反覆思忖都是不必要的。覺 得最有用的一句話是那句"鏡頭要買最好的",一點不錯。

CONTAX G2和Leica M6

再談一個大家感興趣的問題:G2和M6的比較. 我聽說在很多地方LEICA和CONTAX的擁護者們打得不可開交 ,可惜我從沒 機會看到他們的爭論,我只談談自己的看法.

從實際的角度出發,我覺得這回LEICA是真的危險了,G2和M6相比,實在幾乎是佔盡了上風:就鏡頭而言,ZEISS是公認世界最好的,或者至少是最好之一,萊卡雖然總在強調萊卡鏡頭特殊的萊卡味,但怎麼說ZEISS都毫不遜色;G2的機身在功能和方便性上已遠遠超過M6.和G2比,M6已經更像一個攝影玩具而不是攝 影工具.

現在如果楞說M6比G2強,恐怕只有4點:1.M6具有更好的操作手感; 2.M6比G2聲音更輕; 3.M6的鏡頭群現在(僅僅是現在)比G2大;4.由於結構比較簡單M6可能比G2的可靠性更強. 我們分析一下, 在鏡頭群上的劣勢ZEISS實際很容易追上;G2這樣的電子相機的可靠性是不是一定比M6差呢?看樣子是不一定,佳能的EOS-1N就是很好的例子,何況好像還沒聽說什麼G2機身的故障.M6的輕盈的快門一部分是靠僅 僅千分之一秒的低速布簾快門實現的,是有相當局限的,而且G2的快門也不重 ----都是旁軸機,能差到哪去? 那麼萊卡到底還有多少優勢可言呢?

看樣子在技術上不求進取是不行了,否則尼康也不會被佳能搶走這麼市場.

尾聲:

談到某一款機器時,不知你想沒想到你整體器材的配合問題。 我想這對我來講不太是問題,因為135里我現在基本只用G2--我是個攜帶器材至少主義者。但據我所知很多人習慣帶很多機器。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 即兩個差別很大的攝影體系之間會互相干擾。(當然我指的體系是指一種攝影方式,絕不是尼康和佳能那點區別。)你可能會在不同器材之間猶豫--而 這種猶豫會隨著你對器材瞭解的增加而增加--聽起來有點兒不像真的,但的確是。我在一次旅途中最多用過4套不同的器材,時間一緊,立刻就亂。

G2絕對是這其中可能會給你添亂的。因為它太獨特了。 所以我覺得少帶器材好。考慮器材太多,考慮攝影本身就少了。

如果你還沒有這樣的打算,那看這段一點兒用都沒有,畢竟用兩種體系 的人是極少數。

而如果你鍾情於旁軸機,而又不想在135上作重複投資,那麼Mamiya M7應 該是更好的選擇,我準備在<七種武器>的第二部裡談這個問題.

綜上所述,從我的使用經驗講我對Contax G2幾乎打滿分。但對有的人而 言G2則是一種應用面相當窄的照相機。(雖然它各項技術指標都非常先進)。 主要差異就是它的旁軸。如果[s:137]大家使用,這是個帶讓步的正評價。畢竟, 它不適用於所有的攝影者。

[ 本帖最後由 daviddu 於 2007-5-8 01:19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5-8 01:21 | 顯示全部樓層
七種武器之二 捷信三腳架
提交者:G2 於 北京時間 14:11:57 99/02/03:
--------------------------------------------------------------------------------

引子: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咱國家有那麼多人用哈蘇,特別是看到他們還拎著個破破爛爛的 三角架的時候。 (比如說電視裡覺得特對的起自己那張臉的\"大寶\"!)

有機會在國外看國外製作的照片的人都會有很深的感觸,就是人家出片子的 成像質量。可是在國內,也可能我不是攝影圈裡的人----幾乎就沒見過那麼好的片 子。特別越是用大底片的攝影師,不僅靈性全無,成像質量也讓人失望, 似乎並未與底片的面積成正比。

後來我參加一個攝影的「研討創作旅行觀光」班,發現了問題。我們班上有60多人,大概有1/2的人用尼康F4這個檔次的機器,另有十幾台哈蘇,瑪米雅之類,去的是一個風景無比瑰麗壯美,民情無比豐富多采,光暗變化無比複雜多變的所 在,可這60多人20多天裡除了歇著的時候把機器架起來曬太陽外,我很少見人用三角架。心裡有了數,後來再看到那些攝影大家們拍的爛片子也就不覺得吃驚 了。

似乎大家都不怎麼關心三腳架得問題,既不聊也不用,其實買個好三腳架, 用好,絕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市面上出售的三腳架很多很多很多,多的足夠讓一個攝影老手糊塗十幾年的。

而實際上對於三腳架來講,完全不像相機和鏡頭一樣複雜,有高,中,低檔之分, 有多種性價比的選擇。我覺得在中國市場上出售的照相機用的三腳架裡除了騙人的 垃圾,能湊和用的傢伙都不算很多,而真正的三腳架只有一兩種。

我用過的三腳架應該說是不少了,肯定比大多數兄弟換的機器要多,在我印 象裡唯一信的過的三腳架只有法國的GIT20(捷信),曼福圖、高曼屬於能用 的,其它基本上都是垃圾。

關於捷信的三腳架

說起捷信的架子,相信很多人都不太熟悉。

說實話,我也不太熟悉它的歷史。

有一點確切無疑的是GITZ0在二戰的時候是專門生產炮架子和機關槍架子的, 產品供不應求二戰後大概沒什麼事可做了,就改做了照相機的三腳架.

這不是已經足夠說明一些問題了。

現在的問題對大多數人來講主要有兩個:

1.捷信的三腳架到底有多結實?

如果你知道了它有多結實,你一定會問, 2.要那麼結實的三腳架有什麼用?

好,我們來談談。

捷信的三腳架大約有0,1,2,3,4,5幾個系列,號數越高可支持的相機越重。一般人多用2#的架子來支135或輕型的120機器。捷信的結實程度怎麼說呢?除非嚴重超重或者太大的風,否則基本上相機支在上面絕對的紋絲不動, 就和焊在地上面沒什麼區別。由於用料紮實,講究,各環節嚴絲合縫,同樣粗細的腿兒,大多數其他架子 支135都晃,而捷信可以穩穩的把120支在上面。當然這樣的代價是不菲的。一套2系列的架子加雲台怎麼也要3000-7000元人民幣。

那麼花這麼多錢是否有必要呢?

這就要先講一講為什麼要使用三腳架。

為什麼要使用三腳架

當然,低速長時間曝光的情況誰都明白,就不提了。

不知大家對單反機的\"機振\"和\"手振\"有多少瞭解。 一般我們聽到的都是:手持拍攝快門速度應該不低於焦距的倒數,也就是說50 毫米的鏡頭在1/60秒時應該能端住。

實際上呢?這個問題極其複雜,涉及手持相機時什?quot;機振\"和\"手振\"、各種相 機的反光鏡、鏡箱和快門的結構,機器的重量,以及各人手持相機的姿勢,肌肉的放鬆程度等等,都是些很枯燥的東西,就不一一列出了。只說結論,就是:實際上,使用標頭時,單反機一般(指中檔機以上)在1/500秒(含)以 上的快門時,振動對成像才是完全沒有影響的。

是不是挺可怕的? 像我,基本上所有彩色片都是用40度的Velvia拍的,有多 少機會可以用到1/500以上的快門呢?

如果你堅持用更慢的速度手持拍攝會怎麼樣呢? 當然,實際上1/60秒-1/125秒與1/500秒之間的差別在一張10寸甚至16寸的片子 上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如果你放的再大,就能發現機器振動的痕跡而相 信那是你不想看到的。

好了,大家想必已經明白為什麼應該在更高的速度下使用三腳架了,下一個問題:是否有必要使用象捷信這樣絕對堅固的三腳架。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可怕的實際情況:在 1/4--1/30秒這幾檔快門下,是機振最難消除的區域,只有極少數的三腳架能完全消除這些振動。所以我們看到的許多這個速段拍的照片都不足夠清晰。

一個要求嚴格的攝影師當然需要讓他的鏡頭和膠片的品質達到最高。我們在商店裡可以看到無數多隻巍然聳立的三腳架,但實際上它們大都是看 著威猛。因為三腳架的牢固程度除了和管壁的粗細厚薄有關係外,和其他眾多細節,比如支地點的材料,各節之間的聯結,支腿和圓盤的接點,圓盤和 雲台的接觸面,雲台的剛性……,甚至和包括快裝板上粘的軟木的質量都有關係,這諸多環節中一個有問題,其他努力均告失效,即便你腿再粗,架子再沉。 很多三腳架在這個速段只能將機器的振動傳到架子上. 對於使用三腳架的人來講,1/4--1/30秒應該是最常用的速段,可惜我原來 用的三腳架無一能達標,最後終於升級到捷信。

三腳架的投資

還記得我有一次買捷信的時候去領錢,領導問我要多少?我說大約一萬。領導 說:咱商量商量,買一個一千元的行不行。我說:不行啊,因為咱們用幾萬元的 機器,用一千塊的架子根本不夠支的。

當然,會有很多人說,錯啦。我用哈蘇,可就是一300塊錢買的二手爛架子, 拍的片子也不錯。是,有這種情況,這也說明您還有潛力可挖。當然,我不否認有些二手的老架子也非常結實,但那就像我一個朋友2500買了一套LEICA一樣,屬於可遇而不可求.我覺得,買架子的錢應該達到你機身花 費的1/2左右才能比較合適。同時,對於很多攝影者來說,由於拍攝對象和題材,以及攜帶方面的限制,也有必要準備多隻三腳架,以備各種不 同的需要。

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使用三隻三腳架。

我的第1支架子: 捷信1222#

1222#是我買的第一隻捷信的三腳架,我以為從它開始我的腳架配製是十分 合適的。

對於1222#牢固的支撐程度,我從來沒有任何的懷疑,雖然即使它看起來不 比市面大多數的輕型三腳架看起來更粗壯。

到現在我依然認為1222是我用的三腳架中最好的,原因是它在提供了最大 程度的穩定性的同時也具有方便的使用性能。

1222#不用升起中立柱就可以達到1米80的高度。不是太輕,但也比較容易攜帶。捷信公司[s:137]1222這樣的2#架子是供645或6X6這樣的機器使用的,(135相機使用1#架子足矣)可是,似乎國內的攝影師都用它來架135機器,連我這樣用 經常用135旁軸的人也不能免俗,成天背著個怪沉的搭架子滿處跑。

對於質量比較差的架子的確是越沉越好,象捷信這樣好的傢伙,其實買廠 家[s:137]的尺寸就足夠了。太大沒用。

捷信1222#還是一種很有趣的腳架,它的一條腿可以單獨拆下來當單腳架用。

我一直覺得單腳架是個寶。甚至我還單有一個Manfrotto的大型單腳架。不知 道為什麼國內很少見到有人用它。單腳架首先的優點就是比三腳架攜帶、使用都方便。它的使用範疇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支長鏡頭;另外,在很多時 候,正確使用單腳架可以保證你在1/4以上的速度下拍出清晰度非常好的照片,我覺得除了廣告和風光攝影師外,似乎每一個人都應該嘗試使用單腳架。

1222還有一項特點,和其它捷信三腳架一樣,它的三條腿有兩個檔的角度 可調。這樣可以讓三條腿盡力張開,使雲台儘量貼近地面,翻拍和進行野 外攝影都非常有用,極力[s:137]你使用類似的腳架。

捷信是[s:137]135的用家使用1#三腳架的,1#架子也很結實可靠,比2#更輕小. 是一般旅行很好的配置.但我覺得它稍微矮了一些,而且畢竟我還有120的機器.

我的第2支架子: 捷信1325#

捷信1325#是2系的架子,炭纖維的,比金屬的要輕不少,廠家[s:137]使用6X9 或4X5的機主使用這隻架子。不算雲台5000元不到,價格也很公道。

我原來用它來支中幅和大幅的機器,但是,現在用它的機會已經是越來越少。

在這裡簡單聊聊大幅機和中幅機。

大型後背取景照相機

大幅機無疑可以將成像質量提升至極限。這是使用者選擇它們的 原因。但是事情好像不那麼簡單。

對一種特定的照相機系統有\"合適\"的感覺,比須通過親身實踐才能體驗得到, 它比為使用這種或那種照相機所作的任何實踐性的[s:137]來得重要。當你發現自己偏愛一種照相機時(當然在經歷了最初的不是應期後),你才真正 瞭解了它。一些年來你對照相機的偏愛可能會發生變化,這正如我們經常宣佈的拍攝目的和宗旨可能變化一樣。

當然我們知道有一些攝影大師在使用了多年的各種各樣的小型相機拍攝,特別是35毫米相機之後最終熱衷於用4*5和8*10大型後背取景照相機拍攝; 反過來一樣,一些使用4X5和8X10的大師經過多年以後,最後以35毫米相機 為自己的攝影生涯劃上了完美的句號.這些非凡的事例,啟發我們應該具有對器材選擇的寬容心。

大型後備取景照相機是拍攝經典式風景照片和靜物的經典性器具。從幾方面看,這種照相機在相機世界中是無與倫比的:它們可進行各種調節,可以旋轉, 傾斜和升降,這可以讓你重新編排大自然影像,從而攝取用其它任何相機拍不出的照片。這種照相機的膠片非常大,故而能產生高質量的影像,用35毫 米小膠片拍攝是達不到這種質量的。

然而,你究竟要取得多高的質量呢?我經常用35毫米膠片製作質量不錯的1 米X1.5米的照片來製作展板也曾經做成非常大的直放正片出售.

而35 毫米照相機一旦達到了多功能,它在許多方面邊會優於大型 後背取景照相機。在戶外和其它地方,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大型後背取景照相機對於拍攝特寫照片並不理想,即使拍攝1:1原物大的照片,你也得大范 圍地延伸鏡頭,因而要使小物體充滿畫面,簡直就不可想像。再說,帶著大型後備取景照相機難以快速移動,所以要使用這種照相機,就得不計較犧牲 拍攝速度和自發性。

我用大幅機(4X5,8X10)的時候,現在已經非常少了。開始用大幅機拍 黑白片,細節極其豐富,後來又用反轉,那成像,絕對令人驚異。

發現大幅機就像吸毒一樣有癮,一沾上,就不容易下來。 但最後我還是把它給戒了。

倒不是因為用大幅機要的東西太多,雖然的確如此--用大幅機就像有個條金腰帶, 以至於還要弄條金龍袍來穿; 也不完全是因為不喜歡盯著磨砂玻璃取景; 也不完全大幅機使用麻煩;

主要是因為大幅機本身就太有性格了。你在拍攝中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適應它, 服從它,這樣就會使你喪失自己的活力,喪失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觀察的能力。

另外,大家想一想我們腦子裡印象最深刻最不朽的影像中有多少是如果細節 再豐富一些可以使它們的影像力量大大增加的?

所以後來我十分踏實的認為大幅相機更適用於想廣告特殊的攝影任務以及一些特 殊的以攝影為職業的工作者,實在沒有必要向大家[s:137]。

當然,出於對完美影像的尊敬以及對不同器材應具有的寬容心啟發我們,作出妥協 還是應該的,這種妥協,就是120機器。

中畫幅相機

看樣子咱們罈子裡120的用家也是不少,那就揀點有用的說吧。

120的片幅一般來講有645,6X6和67這3種,(69和612沒用過就不談了,617 放在<七種武器>的另一章談)。

我自己用的是6×6的哈蘇機器。哈蘇的機器大家用的都很多,鏡頭成像是沒說 的,但哈蘇機器操作可真不算很方便。哈蘇的機器,鏡頭,配件全都貴,像在中 國這樣的地方拍片,還真有點戰戰兢兢。再說6X6的片幅有時也不實際。 拍出的感覺老往CD封套上靠。

從片幅來看67和6X6差不多,但考慮倒6X6經常要裁,也還有些差別。我周 圍用RB67的最多,價格很便宜。很奇怪,因為我認識的國外攝影師用瑪米 雅RZ67的要比RB67的多。

但我真不滿意RB67鏡頭的成像,而且RB67太大太沉,頂多在城市裡用用。

瑪米雅新出的Mamia 7是一部旁軸設計的67相機,用起來比較方便,成像 也不錯,後面要拿它和CONTAX G2比。這裡先不說。

PENTAX67 也是不錯,機身,鏡頭的配置是最好的,在67單反裡使用也算方便。我們原來經常接待國外的職業攝影師,發現很多人用PENTAX67。但國內用PENTAX67的很少,大概是因為67換不了後背。國內的攝影者其實很少以攝影謀生,所以大多數是 多面手,黑白,彩色,正片,負片樣樣不落,自然看不上PENTAX67。

645 的片幅很方便,也不像67那麼大和沉。我一直認為如果有一部合適的645,我一定可以放棄135和哈蘇。但市面上的645無論成像還是操作性總不那麼另人滿意。包括PENTAX新推出的645N都沒有令我動心。但是,現在這種狀態看來終於可以結束了。大家一定明白,我指的是CONTAX新推出的645。 CONTAX645各方面的性能都非常出色,以ZEISS鏡頭的設計能力,更完備的鏡頭配置:鏡間快門的鏡頭,變焦頭,更長的鏡頭都不是難事。使CONTAX 645無疑將是我120相機中的第一首選。

在(七種武器)的後面的章節我會專門來談CONTAX645,這裡先不多說了。

說了那麼多的其他東西,再回到三腳架的問題.

我的第3支架子:短三腳架

我的朋友們經常也面對錢不是很湊手的情況,這時候我往往建議他可以先 買一個好牌子的短架子(二節,50公分左右高),但是非常結實的三腳架,不僅 方便,令你有絕對的信心。比如像我。

我一直想找一隻輕便結實的三腳架--主要用於我的野外攝影。

捷信有一隻二系的1228#架子,是碳纖維的,很輕,使用也方便,是很多專業 攝影師首選的型號,但對於我來講,1228還是太大,太沉,不適合在野外徒步、登山時使用。 所以我一直在尋覓一隻不太高,足夠結實,設計方便質量又好的三腳架。但是, 一直沒找到。沒辦法,野外攝影是最困難的。

說到這兒,也順便談談野外的攝影工作。

關於野外攝影

我所講的野外攝影和旅遊攝影最大的區別在於野外工作很多時間要背著器材 在沒有路的地方靠雙腳徒步走。

適於野外攝影最好的相機無疑是135的單反相機,從前面的論述我們當然 會認為120和大幅機並不適於野外攝影。 對於野外攝影來講,堅固、輕便的相機、鏡頭和三腳架都是必需的,另外 閃燈,鋁箔板以及其它適合野外活動的用品等等也是非常有用的。

野外攝影的鏡頭我覺得廣角(24-28mm)、標頭和中焦微距是基本的配置。

我原來使用的單反機是Nikon和Contax。現在用的是Eos-1N。 Nikon FM2和F4的耐用性是有口皆碑的,F4現在看來性能和適用性比頂級 的單反機已經不在一個檔次上,就不提了。FM2則一直長盛不衰。FM2比較輕便,簡單,堅固,在使用自拍時又有反光鏡預升裝置,應該算是最適合野外攝 影的機型之一。 Nikon鏡頭的成像應該是不錯的,但是 Nikon的自動頭手動調焦不好,大光圈 的手動頭又有點沉。Nikon的幾隻微距頭實在是好用的很,價格也公道。但廣角的 變焦頭偏貴。

CONTAX 的鏡頭無疑是最好的,其大多數新型機身,據我所用也具有非常好的耐 用性和封閉性,ZEISS的鏡頭不僅成像,封閉性也是最好的。ZEISS鏡頭中在性能上有一些是極適用於作野外攝影的,特別是90克重,2公分長,小的跟鏡頭蓋似的「鷹眼」45mm/2.8。但ZEISS的鏡頭還是有一點貴的,有些好頭也比 較沉。如果這些你都不在乎,CONTAX倒是個好選擇。我見過一些國外有實力的登山隊 就使用很多部CONTAX.。S2就不錯, 比FM2更好。雖然表面上價格比FM2貴,其 實,FM2鈦型比S2便宜不了多少,而S2的鈦外殼比FM2的鈦外殼更好。

Eos-1n 機身的性能、牢固性,防塵性都是沒說的。佳能的變焦鏡頭也很不錯, 在廣角端我現在用17-35/2.8那支頭,成像好。但是,價格高(弄壞了可惜,不過Canon的專業傢伙,弄壞了也不容易),也沉。如果多做野外,20-35/ 3.5-4.5那隻頭絕對是超值的。Canon的中長焦的變焦頭有無數多只好頭,還有一些技術上極方便的防震頭,這裡就不多說了。但是,就我個人的使用來講, CANON EF的微距頭(我用過50和100兩隻)似乎要比它自己其它的專業頭 稍差一點。

對於野外攝影來講,器材的性價比是很重要的。由於條件的艱苦,器材的損 害是顯而易見的。而且觀看照片的人不會像其它領域那樣關心光學質量上的 細微差別。所以,應該儘量選擇便宜的器材,簡單實用的機身,最大口徑相對教小但教 輕的鏡頭(的確,在長途跋涉當中,減少每一克的重量都是有實際意義的)。

關於雲台

雲台的三角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雲台要是有一點問題,三腳架的功效就 會喪失殆盡。

有一些獨立廠家生產一些真正頂級的雲台,其售價恨不得比我的三腳架還 貴,那東西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問津的。幸虧捷信原廠的雲台也不錯。

其實雲台的選擇最簡單了,如果你用的機器不是特別沉,用大球雲台就是 很好。由於大球雲台阻力臂是最長的,實際上也是最牢固的。當然還有什 麼幾個軸可以調的雲台,實際上它們沒有大球雲台可靠,但是在精細 構圖時更方便一些。

快裝板的問題也是一樣,象捷信,Marffroto這樣的廠家生產的快裝板系統 是很可靠的。除非你用大機器,大架子,大雲台。否則快裝板的方便性值 得用135的你為它多付一點錢。

關於其他牌號的三腳架

國內市場上有很多牌號,日本的,台灣的,國產的三腳架。我覺得,這些 廠家能在中國混下去真挺厲害的。要我說這些架子基本都沒法用。

日本的架子基本就是在蒙中國人的錢。去歐洲看看,日本廠家:像什麼 脖根兒、死立渴什麼的賣到歐洲的都個頂個的老實:做工精細,用料紮實。 再看賣到中國的,跟後媽生的似的,能用塑料件的絕不用全金屬,能用一 個螺絲湊合的絕不上兩個……

其實捷信和Marffoto都並不算很貴,特別是捷信,中號架子絕對比的了日本 的大架子。

同時用三腳架時超重經常是難免的(比如說風大時要再下面掛石頭或攝影 包),好的三腳架可以屹立不動,而差三腳架會像跳舞一樣扭來扭去。用 這樣的東西,不是自己騙自己嗎?

再說三腳架不會換的象相機那麼勤,所以買架子一定要用最好的。

豆袋

需要指出的是, 這個世上並沒有絕對結實的三腳架,反過來說,三腳架結實的 程度和你的使用的細節有很密切的關係。

比如說:三腳架打開的節數越少越穩,中軸儘量不要升起來(我的大型三腳 架上索性就沒有中軸);支長炮時要用兩隻三腳架把鏡頭和機身份別支起來 等等。

如果這些都不行,你就只有用豆袋了,那玩意可真是又便宜又穩,攜帶方便 賽過傻瓜機。

附文: Mamiya M7 和CONTAX G2.

M7和G2是兩部有點象的機器,價錢上也差不太多。 兩部機器都屬於設計缺點比較少的。但各有各的特點。

Contax G2的方向十分清晰,性能和功能均十分完備《七種武器》之一有詳 細論述。就不多說了。

M7的優勢主要在於67的片幅,以及在此片幅中獨一無二的便利性。如果你是 135單反機器的用戶。想升級並在不很多的時候需要較大片幅,你完全應該 把M7作為你的首選。

甚至對於我,要不是Contax出了AF的645,我都想再收一台M7。

當然,任何一部機器都會有一些小的缺點。以下是我用M7時的一點點不方便 感受。

首先,M7的鏡頭設置是有一點缺憾的。本來旁軸機就是為了抓拍、快拍方便的,但最大光圈為4.0的標頭,怎麼說也是太慢了,這使得M7其它的良苦用心多少 打了一些折扣。另外,M2的測光和G2不同,它不是TTL的,而是鏡外的中央重點測光,這樣就有一個問題。在用65頭的時候實際上更趨近於局部測光,而用150時已差不多 是平均測光了。(而且在測光位置上隨著主體位置的遠近會有一點點偏差。)拍反轉片會有少許麻煩。 第三點,M7換鏡頭的時候要囉嗦一些,因為結構比較特殊。

除此白璧微瑕之外,M7應該說是很不錯的了。

特別是如果你一直用135機器,你會發現M7是在你可以接受的便利程度的基礎 上,大大的提高了畫面質量。

前兩天論壇裡有人提到過,如果在G2和M7之間如何挑選一個應該怎麼辦。我 覺得這個問題要這麼看。

首先,我認為做主要機器(你日常最常使用的),M7的使用面比G2更窄。畢竟G2有AF、高速過片、包圍曝光,用135卷,更輕小,鏡頭也多,鏡頭設置也更好。但是如果你是偶爾用用120,又不想太麻煩。M7就太超值了,你甚至可以拿它 當備用機而不是選擇萊卡M6。

這樣問題是不是好解決一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5-8 01:27 | 顯示全部樓層

七 種 武 器 之 三:T3

七 種 武 器 之 三:T3

大家都看過史努比的故事吧,史努比是一隻小狗,有愛心,有文化,但是想像力顯然不夠豐富,經常爬在桌字前面寫小說,它的小說永遠是這樣開頭的:「在一個漆黑的、風雨交加的夜晚,發生了一件恐怖的事情,有多恐怖呢,是非常的恐怖……」我沒什麼恐怖的事情,但是很喜歡史努比,那就接著它的文章寫吧:
在一個漆黑的、風雨交加的夜晚,我在進入墨脫縣的小路邊艱苦的挖著一個深坑,以便把我的2套nikon和一套哈蘇埋進裡面。西藏的墨脫是中國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縣城,進入墨脫的高山線路是中國最艱苦的一條徒步線路,從通車的地方到達縣城要3、4天,出來的時候也一樣。高海拔的山口、垂直植被中泥濘的道路和濕寒的天氣一直在折磨著我。在一半的路途時候,我發現我已經很難跟上給我做嚮導的砍藤人的飛一般的進度,所以我不得不把沉重的器材藏在路邊,等出來的時候再挖出來帶走。那時候,我第一次意識到,無論任何時候,我都需要一台可以絕對信任的輕便相機。
從那時候起,我的相機櫃裡就始終留著至少3到4部輕便相機,當然其中經歷了很多錯誤的選擇以及選擇後的淘汰,其中至今還在使用的包括KONICA的 HEXAR(巧思)、理光的GR1S、和CONTAX的T3。當然,我相信世面上還有一些也非常好的袖珍相機,但是,相機就是這樣,通常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你的,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這3台機器都是我認為最出色的.那麼,我們就從它們上市的時間來看看它們。
巧 思
我酷愛用小相機,原來拍東西的主力相機都是旁軸相機,當然最後連袖珍機也不能放過。不過前十年生產的袖珍相機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很難做嚴肅的攝影用,多數還只是用來表達攝影師的內心世界,而靠它們拍的片子換來銀子基本是不可能的。現在這種情況終於有了改善,頗有一些令人驚奇的袖珍機出現在市場上。
第一部這樣的相機就是HEXAR(巧思)。巧思是一部非常獨特的機器,令人不僅能充分享受到拍攝的樂趣,而且拍出的照片也可以達到最苛刻的品質要求。所以我一度認為HEXAR才是真正最為完美的經典輕便相機。
鏡頭:HEXAR使用的是35毫米 /2.0的定焦頭。關於巧思的這隻鏡頭有很多的傳說,由於成像優異,很多種說法提到了它其實不是由KONICA公司開發和製造的,而是另有其主人。前一端時間在香港比較流行由ZEISS公司製造的說法,而在更早時候的說法是由萊卡公司提供的鏡片。當然,KONICA公司對此都沒有肯定或否認,這就更給它的身份增添了些神秘。1992年KONICA推出不能更換鏡頭的輕便相機HEXAR的時候,在中國曾經開過一個很不錯的推廣會,他的設計師當時倒是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你怎麼用萊卡那隻35毫米/2的鏡頭,你就可以怎麼用HEXAR的這隻35/2頭,你不會發現他們之間有任何的差別的……」從光學結構(甚至從鍍膜)上來看,巧思和萊卡的那隻老款的35/2的確沒什麼差別,從實際的拍攝上看,也看不出什麼差異。不過,由於鏡筒的內部植絨技術的應用,似乎巧思在眩光的控制上還更勝一籌。
另外,由於光圈位置設計的原因,徠卡的那隻35毫米/2在小光圈的時候衍射現象比較的嚴重,在這方面,巧思的鏡頭要好一些。
不過要說巧思鏡頭就是比LEICA好,呵呵,也有點那個……自己騙自己.巧思的鏡頭在最大光圈的時候的表現基本可以接受(和它相比起來,其他日本頂級單反機的最大光圈多數我都接受不了)。反差可能是柔和了一點,中央的分辨率已經不錯了,四個角當然不會太好,但是這樣極限光圈下的片子主要是要表達某些氣氛的,只要中央的分辨率和反差好就行,四個角的成像可以忽略不計。最佳光圈出現在8-11之間,另外,就拍攝人像時的焦外成像和反差而言,我更喜歡5.6這檔光圈。2.0的最大光圈是巧思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它成為最出色袖珍機的重要原因。畢竟在很多場合可以用現場光,尤其在為了保持影像品質必須要用中低速片的時候,而這往往是職業攝影師最為看重的。相比起來,同級的其他袖珍相機的光圈都要比它小不少,萊卡的MINILUX差了半擋,其他的都要差出一擋,甚至更多。從實際使用來講,我覺得像美能達的TC-1的35mm/3.5這樣小光圈的鏡頭出現在昂貴的相機上能帶來成功的機會不是很大,幸虧它是收藏機。
AF系統:巧思的AF採取的是主動對焦,就是要發出一束紅外線,據此測算距離。巧思的AF級數很多,足夠使被攝體精確的處在景深以內,但是在最大光圈的時候建議你不要把主體距離放的太遠(原因一言難盡,我就不囉嗦了)。主動AF的優點是在昏暗甚至全黑的情況下還可以準確對焦,缺點是不能夠穿透玻璃。所以巧思還附送手動對焦方式,用起來不算很方便,如果估計距離非常有經驗--比如給電影攝影機拉過皮尺之類的--它會很準確。考慮到其AF性能的優良,手動對焦的使用概率極低,也就不苛求了。和其他採取主動AF方式相機不同的是它的機身上有兩個紅外線的接收點,這樣,測算反射的紅外線的時候要準確一些。另外,巧思的AF速度非常的快,而且無聲。
測光和暴光方式:巧思除了中央重點平均測光以外還有點測光。這是我始終鍾情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它和 OLYMPUS的U2以外似乎還沒有什麼袖珍機能有點測光。我始終認為就比較嚴肅的攝影來講,袖珍相機是不能夠完成要求更嚴格的反轉片的(當然,你也可以不介意)。越是複雜的測光計算方法,比如分無數多的區測光之類,只能夠讓你的照片和其他人的更接近,而不是更加的表現出你的想法,因為,你不會知道它測算出的結果依據是什麼,你要做多少的調整才能嚴格的達到你腦子裡的期望。所以點測光非常的重要。
暴光方式的選擇也類似。巧思有程序暴光和光圈優先暴光,還有手動暴光!Hexar 的 P 模式實際是一種可偏移的程序模式, 曝光依照你所設定的光圈為基礎和最高的快門速度來配合。如果光線足夠讓你在你所設定的光圈和最小快門速度下工作的話,它會用你所設的光圈並提高你的快門速度。如果超過了你所設定的最小快門速度,它會調整光圈來配合。如果光線不夠來使用你所設定的光圈和最小快門速度,它會將光圈開大以保持你所設定的最小快門速度。而如果快門已經調整到你所設的最小快門速度仍然不夠的話,它會保持你的最小快門, 改成開大光圈)。也就是說Hexar 的 P 模式讓你自己調整曝光, 但是也兼顧了簡單和安全的境界。 毫無疑問,這種調整模式使得 P模式比其他的袖珍相機的程序模式要方便很多。甚至它要比同時期日本的專業單反機還要先進。在 P 模式下, 機身上方的液晶顯示也很有意思:如果 Hexar正在使用你所設定的光圈, 它會顯示目前的快門速度;如果超過你所設定的最小快門速度, Hexar 則會顯示光圈的資料。這樣可以只用一個小小的液晶顯示幕讓攝影者看到他需要的幾乎所有資訊。由於有的這樣出色的程序暴光方式,我甚至覺得巧思的光圈優先也可有可無,不過,有了,也不浪費。
巧思在P擋和A擋的時候都可以做正負2擋的補償,以1/3檔遞進。很精確,但是需要靠按按鍵來實現,不如轉盤方式簡便。這是撥輪方式復興之前高檔相機的通病。
噪音:對於HEXAR噪音控制的水準,我認為怎樣的讚譽都不為過。如果我問大家覺得什麼樣的135機器聲音最小,絕大多數人可能會回答萊卡M6,更專業一點的攝影者可能會舉出祿來35之類。其實它們都無法和HEXAR相比。由於採用的鏡間快門,快門的聲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巧思的過片機構完全是金屬結構的,同時採用了特殊的驅動馬達,自動過片的聲音也極低。有一次在北海,我請一位過路的遊客用巧思幫我和朋友們拍一張紀念照,他鼓搗了一陣子,跟我說,好像你的相機有點問題,按不下去快門。我拿過來一看,計數器已經從18到了26了,呵呵,聲音實在是太輕了,他自己都聽不見。
可是,這還不算, KONICA公司還覺得不夠。巧思居然還設計了一個單獨的「靜音」功能。過片速度進一步降低,使得辨認它的噪音即便是在極安靜的場合也非常困難。很可惜的是,這樣的巧思一共只生產了6000台,後來由於專利的原因,新版巧思(SILVER版,也就是第2版的銀巧思和鈦巧思)已經把這項功能取消了。這是一個重要的損失,所以我從來不用新版的巧思。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才對噪音這麼敏感,但是我的確覺得相機的噪音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跟人有關的抓拍的時候,噪音是很影響拍攝的事情。曾經因為貪圖尼康28/1.4那隻鏡頭的優異成像,我被迫使用NIKON的FM2T在大昭寺裡拍專題,雖然和寺院裡幾乎每一個喇嘛都有很多年的交情了,我還是覺得 FM2刺耳的快門聲非常的不好意思。
閃光燈:巧思的閃光燈是14指數的,在配合P擋的時候,全指數輸出,然後根據AF測定的主體距離控制光圈。也可以配合A擋。同時閃光燈自己有測光裝置,可以設定光圈4和8(ISO100時)自動控制發光時間。當然,該閃光燈也可以配合手動暴光。尤其是在經過另外的升級之後,還可以控制輸出的閃光指數。另外,巧思閃光燈做的最出色的是,它預設的都是後簾閃光同步。真的很周到。
由於採用的是鏡間快門,巧思的閃光同步速度可以達到1/250秒。作為硬指標,絕對是非常出色的了。可惜我從來都是喜歡用慢門閃光同步的,所以從來也用過它。
唯一的遺憾,它的閃燈是單獨的,而多年來的實踐給我的印象是,袖珍機是你相機最後的一道防線,哪怕閃光燈指數小點,也還是一定要內置的。你想,有帶單獨的一閃光燈的心思,我還就不如多帶點其他機器了。
體積與重量:和其他的袖珍機比巧思的體積並不算小,準確的講它幾乎和萊卡M6體積相同,這真的是個大問題!因為放不進口袋裡面,不過考慮到巧思的性能,包括多樣性的功能,大口徑的鏡頭,高速的對焦和卷片,機器做的象理光的GR1S或者CONTAX T3那樣小也不現實。
巧思的重量和T2,MINILUX都差不多,大家都顯得稍沉一點。這顯然與高檔機牢固的金屬外殼以及機器內被大量使用的金屬元件有關。其實,這麼小的機器,太輕了拍攝時非常容易手顫,雖然攜帶方便,但使用時要加倍小心。
問題:巧思的缺點首先就是只有最高1/250秒的快門,如果用高速片,真的是不夠。還有就是它的體積,和萊卡 M6完全一樣大。如果說M6的高昂價格還不會對巧思構成什麼威脅的話,但是CONTAX G2的出現卻是個麻煩。和巧思同樣的體積,成套的高素質的可換的ZEISS鏡頭,更高速的快門速度和過片速度,更複雜完善的功能,加上高出不多的價格,使我拿起巧思的時候越來越少。通常在不需要大口徑通光量和絕對安靜的時候,我主要在使用理光的GR1S和康太時的T3。
可能KONICA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不咸不淡的出了幾年簡化了的SILVER版巧思以後,他們又推出了可以使用交換鏡頭、並和萊卡 M系列使用同樣卡口的巧思RF。RF可以說保留了巧思的大部分優點,並走出了一條袖珍旁軸機的新路。對於我的習慣而言,最大的退步可能只有取消了自動對焦,希望巧思RF能交上好運。說了這麼多關於巧思的話,你是不是對它有點動心呢?如果有的話我倒建議你不要著急。

RICOH GR1S
在理光 GR1S出來之前7、8年前曾經有一個出產高檔袖珍相機的高潮,那時候的代表作是KONICA HEXAR(巧思)、KIKON的35Ti、28TI以及CONTAX的T2。巧思的鏡頭和操控性是沒說的,可惜體積大了一點;NIKON的鏡頭雖然銳但是我認為並不好,操控性也是一塌糊塗;CONTAX T系列的鏡頭當然是萬里挑一的,可惜操作上不能應付快拍。所以這一批相機最後多數都進了旅遊愛好者的包裡,當然,也有有一些真正對影像苛刻的攝影師非常喜歡它們。
第一次聽說理光出GR1,的確吃了一驚。因為理光從來多是生產中低檔相機的,但是GR1確實一台真正的高級全自動袖珍相機。GR1的出現是當年攝影界的一件很轟動的大事,它一推出立刻就征服了幾乎所有的攝影人,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發燒友都給以予GR1極高的評價。在日本和歐洲獲各種大獎無數。作為一台高級袖珍相機GR1S具有很多細節上的優勢,比如採取鎂合金製造了外殼;擁有程序暴光和光圈優先兩種暴光方式,並且可以以半擋做暴光補償;具有兩種測光方式; GR1S的閃光系統也非常的出色,甚至可以使用慢門閃光同步的功能……這些對於高級攝影者都是很重要的。
GR1S 是在它的前身GR1的改良版本,增加了機身上部的液晶顯示屏夜光照明裝置和遮光罩。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搜尋好用的袖珍機,試了一堆機器,但是感覺都沒有超過我一直在用的巧思。
現在和理光 GR1S同時在市場上的還有LEICA的MINILUX和MINOLTA的TC-1。MINILUX的鏡頭是沒挑的,可惜40毫米的鏡頭不是我喜歡的,作為袖珍相機,太窄的鏡頭不是很方便,畢竟經常要在房間裡用,再說它的操控性也就那樣;TC-1鏡頭也很好,28/3.5的鏡頭成像極出色,操作也方便,可惜價格太貴了,我喜歡使用相機而不是收藏相機,象袖珍相機這樣隨身帶的器材肯定很容易損壞,不能用太貴的。當然現在還有新出來的CONTAX T3。後面我會把它們和GR1S做比較。
理光 GR1S剛出來的時候我很是注意了它一下,覺得非常的適合我的攝影。不過一個很偶然的事情打消了我買它的念頭。當時新浪攝影的網友(好像不是黃山居士就是笑無二)買了一台GR1S,很快出了一點小問題,打電話給我,讓我在北京幫他聯繫理光辦事處的人,結果得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回覆,不等有消息,我們論壇上又有一個網友(這次好像不是笑無二就是黃山居士)的GR1S也出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機器,如果不是很可靠,是不可以給職業攝影師用的。過一、兩年後後我又問了一些我在國外的同事,他們的意見居然說GR1S非常的好,可靠性也不差,想想看,可能之前遇到的是小概率事件,難免。結果自己也就買了一台。
GR1S的鏡頭:GR1S 使用28mm/F2.8七片四組的GR鏡頭,普遍傳說是由德國著名的鏡頭廠商施耐德製造(或者是設計的)的。
GR 的鏡片全部為多層鍍膜,而且前後兩組均有非球面鏡片。為了這種鏡頭廠商還專門開發了一種鏡片搭配系統,因為即便是製作方法和過程相同的鏡片在完成之後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的,鏡片搭配系統就是GR的鏡片磨製完成後,要測量其光軸誤差,測試出所有鏡片之間的精密差異,然後由電腦計算不同鏡片之間搭配後的有可能的最好的組合配對,這樣的結果是每一隻GR鏡頭都會比按直接裝配的方法更好一些。呵呵,很有意思的技術,當年我曾經以為它帶來的另一個特性是可能每隻鏡頭之間都會有些極小的味道差異。後來用了很多台,發現無法察覺。
為了使GR鏡頭髮揮出應有的潛質,儘可能地消除雜光的影響,拍攝到更加完美的圖像,GR1S竟然增加了一個可在鏡頭上裝卸的遮光罩。這種裝置在同類袖珍相機中是極罕見的。當然,麻煩是,很容易丟,反正我的幾個都丟了。
從GR鏡頭的MTF曲線看就知道它非同尋常,跟據一些權威機構測試的結果證明,GR1S的鏡頭在一些指標上超過了許多日本名牌單反相機所配的28毫米鏡頭。不過這也正常,通常來說,和單反相機比,旁軸相機是比較容易在廣角鏡頭的成像上取勝的。
就我的使用來看,GR1S的鏡頭還不錯,在最大光圈時的分辨率和反差都非常的好,收小一、兩檔當然更好。給國內印刷最好的時尚類雜誌做封面和插圖印刷是沒有問題的。色彩表現在5.6光圈時是最好的,反差有歐洲鏡頭的風格。GR鏡頭整體上比較善於表達比較有文化味道的畫面,可能和暗部細節的表現有關。不用仔細觀察,GR1S的鏡頭是有暗角的,雖然不是很嚴重。不過我覺得這不是很有所謂的問題。或者說的再明白一點,很多照片實際上因為有了暗角而更出色,很多大師級的人物象布勒松和讓盧希弗都會在印自己的照片的時候把暗角加進去。布勒松是拍紀實的,讓盧希弗是拍紀實和時尚的,還有拍風光的安塞亞當斯也是這樣。(大家一定要看這段話哦,不要再對暗角有誤解了。)暗角對於作品的表達其實不一定有什麼負面的影響,歷史上有暗角的經典作品不勝枚舉,沒必要太強調它的。而且,由於光學設計上的原因,旁軸相機的廣角鏡頭有暗角是很正常的,連徠卡的一些最經典的廣角鏡頭都會有輕微的暗角(而且非要多收幾檔光圈才能消除)。象GR1S這樣的鏡頭,由於前鏡組直徑太小,想完全沒有暗角其實是沒可能的。與其這麼關心暗角,還不如把精力用在怎麼用好暗角上。
最近對焦距離只有0.35m,是定焦袖珍相機中最近的(和Contax T3一樣),非常不容易的光學設計。抓拍用的機器比較特殊,經常需要對很近的前景對焦,所以最近對焦距離小一點好用。
暴光和測光:GR1S有程序暴光和光圈優先兩種暴光方式,並且可以以半擋做暴光補償。因為我不拍負片,只用反轉片,而且希望儘可能的精確暴光,所以暴光補償對我來講是必須的。GR1S的暴光補償就在左手很方便擰動的位置上,這對我非常重要,因為我在實際使用時發現,幾乎超過80%的圖片我都使用了暴光補償。
GR1採用兩個矽元件SPD雙分區測光,主要的測光方式是中央重點平均測光,EV6以下的時候會改為平均測光。
說實話,我不太搞的明白機內測光表的一些問題。出於對GR1S鏡頭的無比信心,我經常拿它來拍一些重要的圖片,甚至是廣告圖片,在這樣需要精確暴光的時候,我通常是用手持的測光表先測光,再用光圈優先,調機器的暴光補償,直到機器裡顯示我要的快門數值。不過,我也有心從大量的實際拍攝中瞭解GR1S測光數值和我期望的差異,這樣在需要快拍的時候能夠儘可能準確的做出判斷。
快門:GR1S的快門範圍不大,最高只有1/500秒(大光圈的時候只能用到1/250秒),主要原因是鏡間快門不可能做的太快。而CONTAX T3是依靠了所謂「鏡間雙重快門」能做到1/1200S的。但是,從實際使用上我想問題不大,由於拍攝題材的原因,我自己很少用到更高的快門。當然,客觀的說T3更好一點。慢門一般只有2秒,因為我經常帶三腳架旅行,我倒是希望它可以更慢一點,好在有T門,也算方便。
閃光燈:GR1S的閃光燈只有7的指數,不大,用100度膠片的有效距離可以達到2m多一點,有些用。不過想讓這麼小的機器裡塞下更大的閃光燈也是不現實的,在說袖珍相機太大的閃光燈也沒用。
GR1S當然有普通的閃光方式、防紅眼什麼的,但是最有用的是它在光圈優先和強制閃光的時候會自動切換成慢門閃光同步。我覺得實在是太有用了,尤其在需要一些特殊效果的時候,不過這時候肯定要進行負的暴光補償,否則肯定暴光過。
GR1S調節閃光模式的撥桿也在左手很方便的地方,而且滑動鈕大小適中,所有類似機器裡閃燈的操作恐怕沒有比它更方便的了(比起Nikon 35Ti的小小按鍵、Minilux的無窮循環設定等)。我買了一個感應閃光的閃光燈,指數是18的,體積非常的小,有時候用它來幫GR1S補補光,也頗有情趣。
其他:GR1S的AF系統是3點自動對焦,也就是多點的寬區對焦。也可以轉換成中央的單點AF。和所有的袖珍相機一樣,對水平的物體(當然還包括低反差的物體)難於自動對焦。平心而論,要袖珍相機的AF水準接近EOS-1V是不可能的,既然要用它,就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在按快門的時候最好確認一下,如果 AF的對焦點在閃爍,趕緊重新對焦。
GR1S還有一個SNAP(抓拍)功能,可以把焦點預先放在2米附近,抓拍的時候的確方便。畢竟小相機的AF速度比較慢,而機會是稍縱即逝的。
同時,最最最最重要的是,GR1S也是世界上最輕薄的相機,它只比一個膠卷厚一點點,可以很方便的放進襯衣口袋裡面。最適用像我這樣對圖片質量有極高要求而且除了洗澡相機從不離身的人。
GR1S也是一隻很有擴展性的相機,在日本,除了遮光罩,還可以買到專用的保護濾鏡和偏振鏡,甚至還有用於潛水攝影的特殊防水罩等等。好玩啊。
實戰經驗:GR-1S因為太輕了,所以在快速拍攝,特別在snapshot的時候可能會按快門的力量太大力而有晃動,中途倒捲可以預留片頭,很重要的功能。過片速度和大多數袖珍相機一樣慢,如果你用慣了頂極35毫米單反機或者巧思你會覺得它特別的慢,另人著急,不過聲音倒是很輕柔的。
可靠性:還要說到GR1S的可靠性問題,我的GR1S經歷了我的蹂躪,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還是沒出大問題,不過拍多了之後對焦過片什麼的聲音都不太正常了。好在最後被丟失在莫斯科,也算善終了。我想,其實這麼小的相機,太精密了,相對肯定容易出問題,使用時最好還是要小心點。感覺上,我覺得液晶板,尤其是對焦框裡的要格外小心;另外,恐怕鏡頭蓋比較脆弱。
GR1S的兄弟一族:GR1S頗有幾個同門兄弟,包括簡化版的GR10和採用更廣鏡頭的GR21。
GR10我想我是不會用的,因為暴光不可以精確控制;
GR21是非常好的機器,非常值得考慮,畢竟21MM很實用。
有意思的是,GR1S又升級到了GR1V!增加的功能包括:
1. ISO可以手動調整:這點跟GR21一樣,算是大家眾望所歸
的功能;
2. 增加包圍曝光:是採取±0.5擋?磣靄狡毓猓埠苤匾�
尤其是在拍攝反轉片中;
3. 手動對焦功能:共有五段距離可以選擇,有1,2,3,5 m和無
窮遠。
改變不多,但是都是攝影師很需要的功能,看樣子,理光是
心圍繞著GR鏡頭把GR1的文章做足了。
問題:我的兩台GR1S的取景器都實在是太糟糕了,說實話,我從來沒能在那裡面看清楚我要拍東西的細節。開始我還以為是我那台的問題,跑去器材城一看,櫃檯裡擺的都是那樣。後來以為那算是設計的通病,不想有一次見到一朋友的GR1S,取景器裡清晰無比!和我的差異只是他的在日本組裝,我的都是台灣產的。天,日本公司!!真的是一言難盡!!

CONTAX T3
T3是現在市場上最好的袖珍相機。其實有這一句話說它就夠了。T系列照相機是由德國著名的跑車和設計公司「保時捷」設計的,本著「小型、輕型、易於攜帶、緊湊、提供高精度拍攝」的產品概念,最早在1984年推出了Contax T;接著是1990年的Contax T2,這兩款相機在市場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銷售總量超過220,000台,於是CONTAX於2000年2月推出Contax T3。T3用的是新開發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鏡頭。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鏡頭廠商,ZEISS設計其鏡頭的著眼點永遠是一隻至少10年不會過時的產品,新的T3鏡頭更是如此。
在光學表現上,T3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要比 T2的Sonnar T* 38/2.8好的多的多。Sonnar T* 35/2.8在反差和環境光的再現都很優秀,邊緣實際沒有畸變,明亮、色彩還原非常高貴、細部表現柔和,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隻最好的35毫米鏡頭相比。
T3外形尺寸為105(W) x 63(H) x 30.5(D) mm,比Contax T2小,也輕了大概20%。
聽說Contax T3有什麼5點高精度AF系統,用過之後沒明白。最迫對焦距離0.35m,非常有用。
T3在AF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場合,可以切換到預設焦點的手動對焦系統,也不錯,在抓拍的時候也有用。
Contax T3配備了所謂「鏡間雙重快門」,快門速度可以從1/1200s~180s,最高快門速度幾乎是其他袖珍相機的2倍還多,這一點非常重要,尤其選擇高速片和大光圈拍攝的時候,因為T3的大光圈成像非常的好,我要經常用。T3的慢門可長達180s,在黑夜和暗光中拍攝也很方便。
T3有兩種曝光模式,光圈優先和程序自動。當然有+2~-2EV的曝光補償,可按1/3EV來設定,也可以通過用戶自選功能將曝光補償設定分級從1/3EV改成1/2EV。不過調起來沒有T2那麼方便,鬼知道CONTAX 的設計師是不是喝了酒設計的!
T3是昂貴的,但是昂貴的並不是沒有道理,對於Contax來說,T3不僅是一個攝影工具,它是基於強調握持手感和耐用的產品理念來設計的,外殼採用輕型、結實和防腐蝕的鈦金屬製造,取景器採用高硬度玻璃製造,以防止刮花和保證年代久遠依然明亮。快門釋放按鈕採用多晶體藍寶石,牛!手持T3的感覺絕對的不同尋常。
我實際上是從GR1S轉到T3的,所以你可以想像幾乎T3是全面的超越了GR1S的。
什麼是現在袖珍機裡最好的鏡頭,用用T3就知道,我什麼都不用說。T系列堅持出35毫米我覺得深以為是,如果兄弟們有對此不服的也不用爭論,多數年輕的攝影師在更長10歲後會喜歡更接近35或者50毫米的鏡頭。當然,把超廣角做風格的人例外,但這樣的人其實很少。
呵呵,是不是太替CONTAX說好話了?其實如果T系列也出28頭,我會立刻買一台,跟35頭搭配著用。
不過說實話,T3的鏡頭實在是太好了,當然,35毫米的鏡頭比28毫米的更容易做的好。所以T3比GR1S或者TC-1鏡頭更好也正常。ZEISS公司對於光學的態度和水準和其他歐洲以及日本公司都不一樣,而且這幾年新的光學思路非常清晰,設計這樣簡單的鏡頭如果想做不到最好,實在是挺難的。
從我的使用來說T3在袖珍機領域的優勢是全面的,我馬年去拍西藏轉山的專題,光135、120的旁軸機零零總總就帶了7套,最近半年賣出去給雜誌的片子,有一半是T3拍的。這麼好的機器,似乎再說優點已經不必要了。無非就是鈦殼結實可靠精密手感佳封閉性好操作方便加鏡頭好之類的。另外,通過適配器用G2用的閃燈也非常的好。
說說缺點吧:鏡頭前的伸縮蓋比較嬌氣,如果壓過了有可能會變形,這樣,可能會在你需要抓拍的時候發現它沒有完全打開。不過想到所有的袖珍機都是這樣,也沒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法。
GR1V那樣在光圈優先的時候,開啟強制閃光就是慢門閃光同步。T3做不到,需要手動設定最短1秒的手動暴光,而一秒太長了。
另外,暴光補償沒有原來T2那麼方便了,當然更沒有GR1V方便,對於我這樣只拍反轉的攝影師,有難度。
我用T3差不多有兩年了吧,T3是一台對我有很多影響的相機。
不能換鏡頭對我來講是一個需要適應的事情。實際上,這麼多年來,我的攝影始終是圍繞著3只鏡頭的配置展開的。當然,3只鏡頭可以有不同的配置,通常是 21/35/90,但有時候是21/85/300,或者最近經常用28/35/60配合。但是除了用ALPA的時候,我真的很少只帶一隻鏡頭出門。有時候只有一隻鏡頭的選擇常常要改變我原來的攝影方式,不能那麼直接的「陳述」我要拍的東西,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一 些 更 加 便 宜 的 袖 珍 相 機
當然我也使用過很多更廉價的袖珍相機,當然我也和兄弟們-樣希望它既便宜又有優異的性能,但總的來看情況不很樂觀。讓我們看看他們中的一些佼佼者:
奧林巴斯 μ-2:
μ-2的前身是在世界上大獲旅遊者歡迎的μ-1。μ-1因為時尚而小巧的外型和良好的成像質量成為世界上銷量最大的袖珍相機。過了幾年,OLMPUS推出了μ-1的改進型μ-2。和前一代產品擁有更小的體積,μ-2卻使用了更為強勁的35/2.8的鏡頭,為了更適合高水平的攝影,它甚至增加了點測光功能。還記得《忠貞》裡面蘇菲-瑪素演的職業攝影師嗎,她手裡用的就是μ-2。
μ-2的鏡頭質量是它贏得無數讚譽的主要原因。其實它的前身μ-1使用的3片3組的35/3.5的鏡頭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新的μ-2的35/2.8的鏡頭則稍勝一籌,不僅通光量增加,而且成像也十分清晰,只要你不是計劃拍攝反轉片給雜誌供稿,一般的負片絕對應付有餘。好像前幾年,有個歐洲挺大牌但是有點投機的老傢伙用它拍了一年的一個旅遊專題,又出書又展覽,粑粑實實的火了一把,μ-2也跟著沾了不少光。
μ-2另一個突出的優點是它具有很好的防水和防塵性,在一般的小雨裡拍攝不會有任何的問題,而雨雪天在旅途中是很常見的風景。
另外,和它具有的品質相比,μ-2的價格驚人的便宜,不帶日期後背的只需要不足800元,無疑要遠遠超過同價位的其他相機很多。另外,它體積小,特別適合女孩用。
YASHICA T5
YASHICA通常是生產中低檔相機的,名聲不大也不小,但是這款YASHICA T5在職業攝影師中卻享有極高的聲譽。當然這主要要歸功與它使用的carl zeiss的35/3.5鏡頭,美國的《大眾攝影》認為它的成像「超過了很多比它貴10倍的相機」,吹捧的有點過,但它的確是這個級別的機器裡最好的。
YASHICA T5在國外被稱為YASHICA T4 super,它秉承了著名的CONTAX T系列袖珍獨特的俯視取景器,這樣攝影者不用把相機舉到眼前,可以把YASHICA T5放在腰間,通過機身上面的取景器觀察拍攝,這樣不容易被你拍攝的對象注意到,實在是偷拍利器。著名的JURA版主極愛此功能,並用它拍了很多很出色的片子,我很詫異他是怎麼在那麼小的俯視取景器上選擇構圖的,這只能歸結為天賦異稟。
在大概是80年代末的一段時間裡,歐美的一些職業攝影師對於YASHICA T5的喜好簡直到了狂熱的程度,頗有一些職業攝影師甚至用它來拍攝時尚廣告圖片,而且片子賣的非常好,很多作品已經到了令攝影迷瘋狂崇拜的程度。也不知道是YASHICA T5真的魅力特殊還是大家的神智有問題。
和μ-2一樣,YASHICA T5也擁有特殊增強的防水和防塵性,體積也算小,幾乎沒有人對它的實用性提出過什麼意見。
YASHICA T5也沒有暴光補償功能,雖然很多拍攝反轉片的攝影師對此感到遺憾,但是他們依然不願意放棄它,因為carl zeiss的鏡頭實在是太棒了!
其他的相機,從鏡頭的角度來看巴爾達、FUJI的MINI都還算不錯。其中巴爾達、T5、FUJI從分辨率上都很好,差別並不大,差異只是色彩表現上的。 u2的鏡頭也不錯,但是2.8的光圈並不是太有用,成像也只是可以接受而已,拍負片沒問題,做主觀的東西也沒問題,但是要實打實的東西就不成了。
當然它們都各有特色,但也都各有弱點。沒什麼特別可[s:137]的,如果你對AF格外在意的話就別買巴爾達,而且它現在也不再生產了,出了故障修也難。 關鍵還是看你想拍什麼,然後再選什麼機器。
實事求是的說,對於使用廉價袖珍相機的人來講,多數時侯影像的質量並不是它最大的價值體現,而多是用來拍有趣或者突發的事件,從這個角度談,這些機器都夠用了。
變焦的袖珍相機我不想討論了,因為我不用。

誰 是 最 後 的 贏 家
從90年代初出現第一次高檔(或者說豪華)AF的袖珍相機出現起,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這樣的回潮。而到了現在,如果能讓我重新選擇,我最中意的是哪一台呢?
記得當初和巧思前後一起推出來的還有好幾款昂貴的袖珍機。其中,一度最出風頭的要數CONTAX的T2和萊卡的MINILUN。其實,這兩款相機都不會影響我對於巧思的迷戀。
T2是一款很好的相機,極小巧,ZEISS鏡頭具有令人無法抵擋的誘惑力,但是從整體上來說,它不是一件攝影工具,更適合對影像品質有鑑賞力的旅行家和女士使用。如果不考慮AF的功能,我倒更喜歡它的前一代產品--需要手動對焦的CONTAX T。
MINILUX的情況可能還要更糟糕一點,雖然它擁有40/2.4這樣的大口徑鏡頭和響噹當的商標,但它的確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體積說小也不小,鏡頭說廣也不廣,操作雖然說不上不方便,但也不突出,價格那就更……
同一時期推出的還有曇花一現的NIKON 35TI和28TI。這兩款昂貴的袖珍機的出現根本就是為了炫耀NIKON的經典技術,純粹的收藏品。產量很低,工作效率也很低,調整一下閃光燈的模式要莫名其妙的按很多次極小巧的按鈕;35TI和28TI都極力誇耀它的復古形式的指針式顯示盤,美觀固然,可靠性卻是個麻煩,當然,如果你根本就不怎麼打算把它帶出去拍照片除外。但是,它們的確擁有一個銳利的鏡頭和在當時最出風頭的3D測光方式。這股風潮過去了不幾年,又有2個廠家試圖在這一賺錢的領域有所突破。
MINOLTA的TC-1幾乎擁有了豪華袖珍相機應該有的一切,堅固而豪華的鈦金屬外殼、小巧而又優雅的外型,高素質的鏡頭(雖然3。5的最大光圈顯得稍微差了一點)……這些使得它贏得了一切--除了市場,不過說實話,這台機器也沒想成為每個攝影師和愛好者手中的工具。TC-1的麻煩除了昂貴的價格以外,也怪它生不逢時,和RICOH GR1S幾乎同時出現在市場上,當時看來RICOH GR1S更受關注,幾乎完全搶了它的風頭。幸虧,TC-1真金不怕火煉,到現在越來越被大家珍惜,可惜產量不大,沒法更受歡迎。
當然,前面說到的RICOH GR1S也很好啦。在它剛剛推出的時候,我一度以為我可以重新考慮我的袖珍機配置,我的2台巧思可以安心退役了。因為GR1S實在具有太大的誘惑,世界上幾乎最輕巧的外形,優質的鏡頭,簡單實用的測光方式,便捷的操控方式。但是親身的經歷以及道聽途說的一些關於GR1S可靠性的問題始終困擾著我。使得我不停的審視我的巧思:它陪我上過若干次高原無人區、在零下10多度以及海拔6000米的雪線以上經常被使用,它一節電池可以拍多達5000張照片!除了不能換鏡頭以外,它從來沒有耽誤過我拍攝任何的照片……這些都是一部專業相機必須的品質。所以我沒有痛下狠心,反倒是開始啟用我的24K純金HEXAR。
當然,這幾部袖珍相機的鏡頭也都非常的好,徠卡的MINILUX就不用說了,基本上就是LEICA鏡頭技術的[s:112],我個人感覺純從畫面上是要比GR1S的鏡頭好。不過也很平常,MINILUX的40毫米鏡頭太接近標準鏡頭了,而標頭從技術上是是最容易做的,相比起來廣角鏡頭是很難做的,而且越廣的鏡頭設計起來越難。所以標頭和廣角鏡頭是不能比較的。
而CONTAX的T3用的是新設計的Carl Zeiss Sonnar T* 35/2.8鏡頭,除了「完美」,我找不到任何其他的詞語來形容它。如果喜歡35毫米的袖珍相機,試試它,會對鏡頭有全新的認識。
看國外的測評,TC-1的28/3.5鏡頭也非常的好。說到這裡,還有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幾隻袖珍相機為了證明自己的鏡頭的成像質量,都做了適用於徠卡 M系列的限量版本,Minolta TC-1用的鏡頭,後來作成了ROKKO 28mm/3.5 for LEICA LTM;RICOH GR-1用的鏡頭,後來作成了GR 28mm/2.8 for LEICA LTM;KONICA HEXAR用的鏡頭,後來作成了HEXANON 35mm/2.0 for LEICA LTM,酷吧。
所以說,比較這幾部相機的鏡頭不是很有意義,因為焦段不同,關鍵是看你想用什麼樣的視角了。從我個人來講,我覺得28毫米和35毫米是袖珍相機最經常要用的焦段。
如果從這幾部機器裡一定要選一部機器是很困難的。我的建議是,同時購買和使用T3和GR1V(或者GR21)!!
兄弟們,仔細考慮一下我的建議吧,實際上,同時使用T3和GR1V(或者GR21)已經足夠拍非常非常多的東西了,甚至對於我,幾乎夠拍我的全部了。真正大氣的東西不是需要我總拎著200/1.8就能拍出來的,這絕對是攝影真理。
哦,如果只買一部相機的化,我會選擇T3。
另外,對於初學者的一點建議,因為袖珍相機的技術限制。它在很多情況下還是不能如專業單反機或專業旁軸機那樣能夠應付多樣和複雜的拍攝條件。所以,建議你不要對袖珍相機的能力報有過分的依賴性。袖珍機最適宜的拍攝情況是在攜帶其他器材不是很方便的情況下,拍出應時的圖片,而不是能適應一切場面的全能武器。
技巧方面:通常使用袖珍相機的廣角鏡頭拍片的最大問題是畫面太空,所以使用廣角鏡頭拍東西的時候不妨在取景後再向前跨一步,當然,站懸崖邊面朝外除外。
而對於老手的建議是,不要輕視你的袖珍機,天天帶著,時時帶著,千方百計的熟悉它,把換機器和鏡頭的時間花在真正把握和創造影像本身上,它會拍出你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技巧方面:帶塊測光表,控制好光圈;平時多練技術,拍的時候把它當大機器構好圖。
附件1:上面提到了最少的鏡頭配置,這裡附上我原來寫的一篇文章,希望覺得這篇《七種武器》不夠過癮的兄弟們可以感覺稍稍得到安慰。因為這篇文章是給一個雜誌寫的,裡面有些東西是和《七種武器:之一》有重複的,望大家習慣。我有這樣一個習慣,無論寫什麼文章,總喜歡加點過去自己的東西進去。

《 最 少 的 鏡 頭 配 置 》
考慮器材的問題多了,考慮攝影本身的問題就少了。這是我很多年以前就明白的道理,但是應用起來的確有些實際困難。我總是希望我擁有儘可能多的器材,這樣在開始動手之前可以有充分的選擇餘地,而在拍攝的時候又總是希望使用儘可能少的器材完成。
當然,出於經濟上的考慮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沒有一個職業攝影師會不考慮成本的做器材的配置。所以如何用最經濟簡潔的配置來完成工作幾乎是必須要考慮的。很難一言盡述所有關於鏡頭的配置,那就讓我們從可能最少的鏡頭配置分析起吧。
要說在前面的是,這裡的最少的鏡頭配置指的是攝影師的主力器材配置,對於一個有好奇心的攝影師來說,更新和更強勁器材的誘惑通常是難以拒絕的。很多攝影師都不會抗拒聽從同行們的介紹並且嘗試新鮮的鏡頭,然後再決定是否把它加進自己的主力配置中。
一隻鏡頭:很少有攝影師是只使用一隻鏡頭的。但是也有大師例外。眾所周知,攝影歷史上最傳奇的大師布列松一生只使用很少的鏡頭,主要就是一隻50毫米標準鏡頭(其實在他剛剛開始攝影的時候還沒有廣角鏡頭,而在後期他同時也使用35毫米和另一隻中焦鏡頭,只是使用率非常的低,並不引人注意)。布列松是可以把標準鏡頭髮揮到極至的大師,他的成就太高了,以至於後來的攝影人都試圖突破他的標頭模式。
再一個用一隻鏡頭的大師就是寇德卡,在他的攝影初期一直到他被認可為大師之後很多年他一直使用一隻25毫米的鏡頭。到現在他的風格還是這樣的固執,儘量用少的器材,當然,這和他採取流浪的攝影方式也有關係。
現在只使用一隻定焦鏡頭的職業攝影師已經非常的少了。當然還有一些頂極的攝影師在拍攝某一類題材的時候只用一隻鏡頭,並以此形成和鞏固自己的風格,通常來講只用一隻定焦鏡頭的攝影師的選擇不會是中焦或者長焦鏡頭。比如偏好35毫米鏡頭的紀實攝影師、只用標頭或者21毫米的時尚攝影師在歐洲都很常見,特別是從80年代到現在。
使用一隻定焦鏡頭攝影師的相機通常選擇的都是歐洲的品牌,LEICA M6或者哈蘇的機身。比較有性格的選擇是哈蘇的903SWC(現在升級為905SWC了)。903swc與其說一台相機,倒不如說就是一隻鏡頭。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BIOGON38/4.5鏡頭(相當於135相機的21毫米鏡頭),由於採取的是全無變形的對稱結構,它已經被公認為是中畫幅超廣角鏡頭的光學極限。903SWC的鏡頭是不能夠更換的,而且價格不菲。因為這樣的結構只能使用在象903SWC這樣的旁軸相機上。而使用一隻這樣鏡頭相機的攝影師,會要求自己的工具能夠達到最頂級的光學品質和極強的通用性能。很慶幸的是,哈蘇擁有龐大的500系列配件,這些使得903SWC的使用者可以利用一台機器完成非常廣泛的攝影工作。
當然,還有一台相機在性能上可以超越903SWC,這就是ALPA。雖然號稱世界上最昂貴的民用相機,但是ALPA的價格並不是高不可及的,但它可以達到的光學質量和便利性卻是世界上最好的。使用ALPA相機的攝影師不會是剛接觸影像的新手,很多人以後都很少再使用其他的相機,對於他們來講,完整的挖掘 ALPA的光學潛力的樂趣是最大的快樂。這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鏡走天涯」。
說到一鏡走天涯,自然免不了要提到變焦鏡頭。其實很多職業攝影師的工作性質(比如要求質量不高的旅遊攝影、一些小報的社會新聞攝影等等)對於光學質量的要求並不是很高,變焦鏡頭對於他們來講完全夠用,但是我個人還沒見過只使用一隻變焦鏡頭完成拍攝的攝影師。
從我個人的使用來講,我不認同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一樣好的說法。當然,如果有一些特殊原因,非要我選擇一隻變焦鏡頭走天涯的時候也有一些可供選擇。我接觸過的特別好的變焦鏡頭包括ZEISS手動對焦的28-85頭,以及萊卡M系列的28-35-50mm鏡頭,另一隻CONTAX G系列的35-70mm鏡頭的變焦頭成像也令我滿意,但是廣角端不是很夠廣,因而影響了它的實用性。另外,ZEISS新的N系列卡口AF的Zeiss Vario-Sonnar T* 24-85mm f/3.5-4.5 N鏡頭的確是非常的出色。
另外一種使用一隻鏡頭的可能是使用全景相機,120是這樣,135也是。尤其是可以使用雙畫幅的哈蘇XPAN,它在使用24X36毫米畫幅的時候相當於標準鏡頭,而在使用24x65毫米的時候大概相當於24毫米的視角。
兩隻鏡頭的選擇:兩隻鏡頭的選擇範圍就寬多了。一隻24左右的超廣角和一隻90或100毫米的微距鏡頭是很多野外攝影師的標準配備。由於需要經常的跋山涉水,器材不可能太多,通常他們都是在這兩隻鏡頭的基礎上工作的,偶爾需要的時候或許再加上一隻中長焦的變焦頭。而很多在歐洲做紀實專題拍攝的攝影師的典型裝備就是一隻大口徑的標頭和一隻廣角鏡頭。通常他們都會選擇LEICA M系列的機身,有趣的是雖然只攜帶兩隻鏡頭,但是他們有時會攜帶超過鏡頭數量的機身!
兩隻鏡頭的選擇困難多數是來自於如何確定第一隻鏡頭,也就是說最重要的一隻鏡頭是哪支的問題。一直有一種說法:50mm標頭最符合人看東西的比例,是最真實的鏡頭。因此標頭常常被[s:137]為初學者的首選鏡頭,從標頭開始入門。
但是現在的攝影師們已經多數不這麼認為。首先,符合人眼看東西的比例和看東西的效果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而拍照片視覺效果卻更為重要。因為我們用人眼看東西看的是效果,包括:它(或他,她)是什麼?在哪兒?周圍有什麼?等等。標頭雖然在透視比例上和人眼很接近,但它所拍片子的效果和人眼所見效果有較大的差距。
現在頗有一些攝影師認為廣角鏡頭更容易表現遠近比例,更容易透過環境表達出氣氛,而且放大後的效果才更接近人看東西無邊際這一視覺效果。當然,有一定限制是必須的,如果你覺得24毫米和28毫米的鏡頭有些誇張和變形,那麼可以做出妥協:35mm的鏡頭實際上更接近人眼所見效果,也是最真實的一種鏡頭。現在很多馬格南的攝影師都屏棄了開山鼻祖布列松的建議,把35毫米鏡頭作為他們的「標準鏡頭」。
另外,35毫米或50毫米鏡頭的選擇區別也與使用人的視覺習慣有關。有人看東西的習慣是局部性的,而有人看東西是散開的。前一種人大概習慣用50mm頭,後一種人用35mm會更順手。同時由於50mm頭正好在廣角和中焦之間,它實際上是很難用的。對於許多視線比較開的人來講,拿50 mm頭拍東西很難。因為一般人看世界的視覺方式是28mm或35mm式的,用50mm標頭時他會覺得有局限。
說到這兒,有沒有看東西既全面照顧又能重點觀察的人呢?估計用28-300mmZOOM的用家們多屬於這種(呵呵,開玩笑)。
選擇一隻廣角也是件頗另人頭痛的事情。通常的建議是如果你使用的第一隻鏡頭是50毫米的標準鏡頭,那麼28毫米的標準廣角是比較好的。因為50毫米的鏡頭是完全沒有變形的,如果有一隻過廣的鏡頭和它配合的話,變形可能太刺眼了。當然,很多攝影年齡比較長的人也會選擇35毫米鏡頭和50毫米鏡頭的配合,不過在中國很罕見。
而如果第一隻鏡頭是35毫米,一隻21或者24毫米的鏡頭可能可以更方便的給35毫米鏡頭搭把手。另外還有攝影師喜歡把一隻35毫米鏡頭和一隻中焦鏡頭(比如75毫米或者90毫米)結合起來,在早些年很多攝影家甚至認為,他們可以用35毫米的鏡頭加上90毫米左右的鏡頭拍攝幾乎所有的東西。這樣的攝影師往往都是歲數比較大的,拍攝題材可以不必暴風驟雨按快門的那種。
兩隻變焦鏡頭的選擇則比較簡單。傳統一點的攝影師多數會選擇28-70毫米和70-200毫米這樣的鏡頭;而也有很多攝影師選擇了17-35mm/2.8 和70-200mm/2.8這樣的配置,因為對於他們來講,標頭拍的圖片太不具備視覺衝擊力了,可以甩掉不用。
三到四隻鏡頭的選擇:很多攝影師使用3-4只鏡頭在常規的攝影中。在過去的很多年中,我個人都把21、35、90作為我的標準配備,幾乎可以應付我的所有拍攝了,包括紀實類、少量的風光和商業圖片。
前兩年,我很吃驚的是我發現我的有些歐洲的攝影師朋友都在使用28、35、50這樣的鏡頭配備,似乎視角太接近了。而如果是拍攝同樣題材的美國攝影師,他們的選擇通常是20、85和300。從鏡頭的配置上就可以看出這兩個地域的攝影師處理影像之間的巨大差異。
去年陪馬格南圖片社的一個老大級的人物拍片子,趁機翻了翻他的攝影包,看見裡面的器材竟然是一台M6和28、35、50鏡頭各一隻,還有一台EOS的機身和35/2、50/1.4兩隻很普通的鏡頭。看他拍晚上的片子實在困難,我好意要把24mm/1.4L借給他,他拒絕了,原因竟然是:「太廣,控制不了」。
讓我們來問問歐洲大師們:「如果你的鏡頭不夠廣或者鏡頭太短搆不著怎麼辦?」他們的答案很簡單:「不拍」。呵呵,酷吧,其實這裡面蘊涵著很深的攝影觀念,一個攝影師並不需要面面俱到的把所有的東西都拍下來的。
對於使用變焦鏡頭的攝影師來說,3只鏡頭的配置是最簡單的,通訊社的攝影師們的選擇無非就是一隻超廣角變焦、一隻標準變焦和一隻長的變焦頭。
如果是變焦和定焦鏡混合使用,多數攝影師會選擇一隻超廣角變焦、一隻長的變焦頭以及一、兩隻大口徑的廣角或者標準鏡頭,也有些攝影師把定焦頭的配額交給一隻微距鏡頭或者一隻大口徑的人像鏡頭。
聽起來三、四隻鏡頭的選擇無非就是這些。但是,不要低估器材廠家和攝影師們的創意。我見到了一個拍攝題材非常廣泛的攝影師使用3只非常特殊的鏡頭,它們是 CANON公司的3只移軸鏡頭,TS-E 24/3.5L、TS-E 45/2.8和TS-E90/2.8。當然需要手動對焦,但是確實可以應付很多的特殊的攝影場合。和通常理解的不同,移軸鏡頭不僅在拍攝建築時,在風光和人像領域都很有發揮餘地。
另外的一個問題是鏡頭的選擇會品牌的選擇的影響,很多時候攝影師對於器材品牌的抉擇也會影響常用的鏡頭的選擇。不同品牌的廠家對於鏡頭的發展各有側重,所以攝影師在決定的時候也不得不面對現實。比如同樣是廣角、中焦和長焦各一隻的配置,在廣角段,尼康F/1.4的是28毫米,而佳能的是24毫米,都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攝影師有時候不得不在自己喜愛的焦段和所需要的大口徑光圈的衝突中做出選擇。
五到十隻鏡頭的選擇:一般的來說,5、6只鏡頭已經可以覆蓋一個攝影師常用的所有焦段了,更多的鏡頭也會給裝備的攜帶和運輸帶來不便。其實通常攝影師最喜歡使用的鏡頭通常不會超過3-5只,而其他的鏡頭多數是為應付一些特殊的場景拍攝。
還記得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說《廊橋遺夢》,裡面講述虛構的美國《國家地理》的攝影師羅伯特金凱使用的就是5只24mm,35mm,105mm,180mm和300mm的鏡頭。基本覆蓋了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所有焦段。
另外一種情況是攝影師通常會攜帶幾種不同系統的攝影器材,比如35毫米的單反相機和旁軸相機,或者是135和120,這樣他們使用的鏡頭數量看起來會很大,其實主要還是那幾個焦段的。但是也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一些攝影師在6X6中畫幅相機上習慣使用的鏡頭的視角要比35毫米相機上用的窄,因為通常6X6 畫幅的四個角在視覺上會顯得比較的松。
鏡頭一多起來,其他的麻煩自然也就多起來了。不是所有的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都有興趣和能力擁有太多的鏡頭,特殊的鏡頭通常也是昂貴的,包括大口徑的長炮。對於國外的職業攝影師來說,偶爾使用的長鏡頭通常是去租賃店租來用的。我知道通常攝影師自己買的最貴的長炮就是CANON的200/1.8L那支,很多在歐洲的時尚攝影師都在用它來拍商業片或者T型台的表演。而拍攝體育攝影和野生動物攝影使用的特殊鏡頭(比如NIKKOR 1200-1700mm鏡頭或者CANON的1200mm/5.6)多數都不是攝影師自己買的起的。
有些相機是很有趣的,它提供的鏡頭不是很多,但每一隻都很有用,這一點尤其表現在旁軸相機上。因為它們的鏡頭都要比單反相機的鏡頭小、輕,一個鍾愛旁軸相機的攝影師有可能攜帶兩台5、6只鏡頭在身上而不會成為很大的負擔。
更多鏡頭的選擇:同一台相機用很多鏡頭的多數是商業攝影師或者風光攝影師。他們拍照片比較的從容,所以也有時間仔細的選擇最適合的鏡頭。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資料上看到,美國《國家地理》的某個攝影師攜帶十幾隻鏡頭、七八個機身以及無數的附件為了一個專題的拍攝,其實,那多是一些拍攝特殊題材的攝影師,尤其是水下攝影和野生動物攝影。
另外,美國《國家地理》也是個怪物,他們每一張照片一定需要特殊的、但是又要一般讀者看的懂的別緻視覺效果,還要儘量講究用光。所以它的攝影師們要千方百計的拍出與眾不同的影像來,這樣複雜怪異的器材需求也就很難避免了。雖然國家地理的攝影師們可以很威風的攜帶航空母艦般的器材上路,但是他們的名聲和他們的器材常常不成正比。這一點看看更權威的攝影大師們的評論就可以知道,普遍認為《國家地理》的攝影師們花哨的東西太多,而對於影像挖掘方面的貢獻太小了,當然,《國家地理》本來是一家主流大眾刊物,更看重的當然是影像的商業化,似乎也無可厚非。
隨著鏡頭數量的增加,還有一個東西是一定要有的,那就是攝影助手。否則拍著拍著,一緊張起來就不是你玩機器而是機器玩你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一旦某位攝影家成了名,就很可能受到某些廠商的贊助,那時候他自然就有機會攜帶一箱子零七八碎用不著的東西出門了。其實在西方,除了商業攝影師,很多很嚴肅的紀實攝影師和報導攝影師都是很窮的,不可能買的起那麼多昂貴的器材,即便他已經成了大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5-8 02:36 | 顯示全部樓層
很讚的分享啊[s:47]
看來我要捨GR1V 敗T3 當隨身底片機了
但T3在台灣是稀世珍物啊
一出現 馬上被買走[s:35]
得出國買囉

[ 本帖最後由 sita 於 2007-5-8 02:39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anonFans

GMT+8, 2024-11-22 16:14 , Processed in 0.05227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