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為什麽要使用腳架,在於它能提供相機一個平穩的支撐,在慢速快門時,不至於因為相機晃動而影響畫質,除此之外,以我的經驗,使用腳架更可以強迫放慢拍照的速度,也會更專心來取景構圖,把不要的東西由觀景窗中去除。所以說啊,使用三腳架是很重要的。
三腳架選購步法: 一看二試三驗四保
看
1.看材質
腳架有鋁合金、鈦合金、碳纖維的,還有其他金屬製造的,要哪一種請自行決定。要注意的是,所有的關節、旋鈕部位的材質為何?是否容易磨損?有些廉價腳架這些部位是以廉價原料製造,會磨損鬆脫,這是較擔心的。
碳纖維腳架:自重相對輕、攜帶方便、吸振能力相對強,價格也價貴。
選擇時要注意:是真的碳纖還是包碳纖維布,真的碳纖維強度高,吸震效果好,真的碳纖維不容易被折斷,容易折斷的碳纖維絕對用料不實.
鋁美合金腳架:通常使用5052或5083,5086系列鋁鎂合金製造比碳纖維腳架重、比鋁合金腳架輕,吸振能力也一般,鋁鎂合金腳架優劣完全要看製造商的製造技術。
鋁合金腳架:通常使用6061或6035系列鋁合金製造,自重相對重、吸振能力一般,攜帶稍吃力,適合大風環境使用,價格相對便宜。
2.看腳管
腳管管徑:常見的有22mm、25mm、28mm、32mm等,管徑越大、承重越大,穩定性越強。
腳管節數:一般分為3節、4節、5節等,節數越多,穩定性越差。
節數越少穩定性越好,目前最通用為四節.
3.看承重
常見承重分為4kg、5kg、8kg、10kg、13kg、15kg,腳架的承重直接關係到安全性,一般要求腳架最大承重要大於或等於(相機重量+鏡頭重量)x3
4.看個體
觀察多個個體是否有明顯的異樣,工藝是否精良,優秀的品牌同型號產品之間不會存在明顯差別。
試
1.試高度
一個腳架的最佳使用長度是在其所有的節腳都拉出後(不昇中柱),此時該腳架的穩定度最好,此時的長度,再加上雲台的高度後,應該在攝影使用者的眼睛部位或下方10cm~15cm。太高,難不成要踮腳跟?太低,要半蹲!腳架最適高度=身高-(30~40cm)[眼睛至頭頂15cm左右,相機取景器至快裝板10cm左右,雙腳岔開降低身高5~15cm]
2.試背負
衡量一下自己的體力與耐力!以及使用的需求,買來是要拍野外,還是一般用途?是要放中型相機還是135的相機?平常是自己背還是請苦力背?機車載?還是放後車廂?重量大的腳架當然穩定度好,可是你試著揹它走一趟合歡東峰攻頂!或是繞台南古蹟一圈!保證你四肢酸痛,眼冒金星!太輕的腳架,可能的問題則是放上相機後頭重腳輕,一旦大風吹或是地面不平,就可能有相機落地的悲劇發生!所以啊,使用碳纖維的腳架,最好掛上重物!如果經常外出拍攝,建議選擇收納小且輕便的腳架,如果住要用於棚拍,可以選擇自重沈些的腳架。
3.試鎖緊
這有好多種方式,有的是以螺旋方式固定,有的則是以板扣式固定,要如何選擇是個人喜好的問題,不過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很容易迅速的將它旋緊放鬆?旋緊後腳是否還會滑動?另一點,在嚴寒時戴上手套你還能操作這些板扣嗎?實際操作腳架的各項鎖緊系統,試試操作是否快捷,鎖緊力度是否夠強。
驗
1.驗腳管套盒密度
擰鬆怎管所,垂直放置時,腳管不能自動滑落;來回抽腳管,查看是否順暢且有打氣筒的感覺,如有表示腳管套盒緊密度較好,穩定性好。
2.驗抗壓能力
撐開腳架,鎖緊每節腳管鎖,按住法蘭盤用適當壓力往下壓,三條腿不能顫動、抖動,更不能出現明顯的彎曲和外移,否則可直接淘汰。
3.驗抗扭能力
用適當的力按住法蘭盤左右轉動,在扭力矩下法蘭盤不能有轉動的感覺,稍有活動量表示該腳架壽命不長,超過3mm不宜選擇。
4.驗抗橫向力
將腳架展開,左手扶住法蘭盤,右手用適當的力內外推拿腳管,腳管不能有明顯的位移。28mm管徑位移以低於10mm為佳,這個位移跟腳架的節數也相關,節數越少,要求位移量越低。
5.驗抗斜振能力
展開腳架,左手虛握腳管中部,右手食指在另一條腿上用力一彈,這時左手會感覺到振動,從強到弱,到最後回歸靜止,這個過程的時間長短反映腳架的抗振能力,時間越常,說明腳架受到外力沖擊時對拍攝干擾越大,一般低於1秒為佳。
保
顧名思義 “保“就是保固,現在大多數六年保固,真的是六年保固嗎?
挑選保固期長,最好附加保養,最優.寧選公司貨也不要水貨,水貨維修期長,無完整售後服務.公司貨維修方便快速,有完整售後服務體系,有些代理商還提供代用品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