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講現在的內心是有點膨派的
握著手上的E-P1,有股衝動到現在依舊不能自己
從發售前,因為它的消息,讓我停下購入E-620的腳步
發售前不小心外流的照片
就已經讓世界上的各大相機論壇鬧得沸沸揚揚
正反兩方的論述,都各有其道理和論點
但對平常低調且小眾的Olympus來說,或許已經達到目的了
E-P1可說是近年來,Olympus最廣為讓人討論的機子
隨著E-P1上市,規格也完全透明化
爭論依舊持續著
但熱賣的情形讓人不得不去關注這小眾逐漸萌芽的力量
在7/3後一個星期
我向熟識的店家預定一組白色單kit(14-42)
經過三個禮拜的等待,還是缺貨的狀態
我不得不轉尋其它的購買管道
恰好我要上台北去找老婆一趟
在網路上稍做搜尋之後,挑了間風評不錯的店家請他幫我預留
玩相機以來
從來沒有一台相機讓我等這麼久
又還得舟車勞頓上一趟台北
總覺得E-P1對我來說
將會有別於以前相機不同的情感
所以
我將盡我可能的將有關E-P1的一切寫出來
不管好的壞的
無論是那複雜卻有多功能的介面
還是長久下來引人非議的高ISO
抑或是那充滿創意的Art filter和各種比例照片選擇
當將會在接下來的文章內容裡
所以
我不確定這齣由E-P1所領銜主宴的\"樂趣,畫質,一把抓\"的日劇會有幾話
在開始日劇的放映前
我想提一下全世界最專業的攝影網站-Dpreview
在評測E-P1時所提到的兩句重要觀念
第一句是:\"The head says no, the heart says go\"
有人把它翻譯成,嘴巴上說不要,身體倒挺誠實的(誤)
第二句是在相機最後評分的地方:Highly Recomended (though probably not for everyone)
這句話代表
我們(代表評測人員)極度[s:137]這台相機,但這相機並不適合所有的人
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
這是一台會讓某些人極為喜愛,卻又會被另外一群人嫌棄的相機
它有許多缺點
在上市前就為人所欲知
彷彿一齣日劇裡,男主角卻存在著既定事實的缺點
會用樂趣來定調這台相機
在於它是我目前遇過功能最繁複,而每個功能的背後
但可以代表一個充滿樂趣的點
每一種不同功能參數的結合
都可以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感覺和影像
就好像在打電玩一般
闖過一關又一關
每一關處處都會有所驚奇
而直到現在
我還是沒有完全摸透這相機裡內部的玄機
用畫質來當做標題
在於E-P1有別於過去的可交換式鏡頭的相機
E-P1可以輕鬆的一手掌握
卻畫質卻不會因為體積的縮小而隨之退化
在一手輕鬆抓住E-P1的同時
我們也瞬間將攝影的樂趣
輕輕地拾起
開箱照的部分我就不放太多
畢竟網路上有太多前輩
拍了相當有質感的照片,都深深替E-P1的外型質感加分
我只針對一些外型會對使用上所造成的影響
或者某些極具特色的部分,加以說明
首先從這隨機附送的背帶說起
如果說,E-P1的外型質感是9分
那我只能給這背帶2分
唯一的好處,就是掛在脖子上時
不會因為男生脖子容易流汗而弄髒
想要去買原廠白色的背帶
要價卻高達1800
還真是讓人下不了手
這時就不禁想問問Olympus
若把那背帶組跟著相機一起販售
或許又能衝起更高的銷量
從正面來看
E-P1簡潔俐落
充滿典雅,卻又帶點雅痞
在相機頂端所寫那一行文字
Olympus Pen Since 1959 E-P1
象徵著這台E-P1
將肩負起傳承五十年前,Olympus Pen的重責大任
這塊貼皮
也是引起爭論的地方
有人認為不需要做一塊禿起來的貼皮,會影響整個外觀
但對相機來說,需要手持的穩定度
個人是覺得,這塊貼皮確實對外觀有一定的減分
在接下來的機種
如果Olympus還是出類似的相機
需要想辦法在外觀和穩定度的取捨上
做一個更棒的平衡
我想談一下這個on/off的按鈕
老實講,這又是一種兩難的犧牲
做的太深,會不好按,手感不佳
做的太淺,雖然好按,但容易誤觸
輕則浪費電力,重則在自己不注意的時候,相機損壞
兩香權宜之下
Olympus選擇第一條路
寧願被罵開關不好按,也不要因為誤觸開關,導致往後維修部門被擠爆
背面的按鍵還算簡潔
但我使用後的感想是
因為太過簡潔了
導致許多功能被迫要進到Memu裡做選取,使用上會有點不方便
細看背部的按鍵
在上方呈現垂直的是副轉盤
在下方圓形的是主轉盤
對我這只有使用過450D的人來說,第一次用上雙轉盤的相機
感覺真的方便很多
在M模式時,要調整光圈不再需要按組合鍵
主轉盤控制快門
副轉盤控制光圈
但我個人對於副轉盤所在位置有點不太滿意
因為E-P1本身體積較小的關係
對於男生的大手比較不友善
如果要撥動副轉盤,感覺會有點卡卡的
如果副轉盤的位置可以和左邊的喇叭孔對調
或許會有更好的操控性
提到副轉盤的不方便性
就得再提一個地方
在機頂快門的右邊,有一個按鈕是調整EV值的
在光圈優先的模式下
先按EV值按鈕,不需要像450D一樣持續按住
就可用轉盤調整EV
這點我還蠻欣賞的
不過問題是出在調整K值的時候
過去canon的初階機種沒有調整K值的功能
讓我當下看到這功能,對E-P1刮目相看
但使用起來,有點守趕上的不便
因為要調整K值,要先\"持續\"按住EV值按鈕,並同時撥動轉盤
這對男生的大手來說
又是另一種考驗
位在左邊的功能轉盤
則是很俐落的只剩下P/A/S/M 場景模式集合在SCN
懶人模式則是iAUTO
最後有錄影和很棒的Art filter
對我這個C家用戶來說
會入手E-P1來當O家人,走雙機流
是我當出所預想不到的
當然有部份原因
在於老婆和我,都深深受到這台相機的外表所吸引
又有一小部份原因
在於我天生喜歡替情勢較弱的隊伍加油
無論是看棒球或籃球
抑或是現在玩相機
Olympus一直以來在數位化相機時代都無法在市佔率有太大的提昇
其片幅使用較小的4/3
往往會遭到許多批評
尤其是Canon或Nikon這兩大品牌中
一小部份的使用者
但我深深地相信
世界上沒有絕對無敵的相機
只有相對好,相對適應不同消費者的相機
要進入O家,或許要有點天生的反骨和叛逆
也要不畏懼和眾多的使用者唇槍舌戰
更要有一股,堅信好影像的決心
跳脫出品牌的思維
就如同這回Olympus這次的主打
請跳脫出DSLR和DC的二分法
這就是一台Pen
盡情的發揮創意,盡情的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