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吃魩仔魚
作者: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
※編按:魩仔魚含有豐富鈣質,常運用在各式小吃、料理中,如魩仔魚粥、魩仔魚粥炒飯、魩仔魚粥御飯糰等等,可說是老少咸宜。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魩仔魚其實並不是「一種魚類」,而是數十至數百種類的魚苗之總稱。而長年大量捕撈,不只小魚兒們來不及長大,許多以魩仔魚作為主要食物來源的魚類逐漸減少,嚴重危害海洋生態,也造成魚源枯竭。在全球氣候異變,地球資源瀕臨耗盡的現代,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該如何發揮影響力?
曾和一位老船長聊天,談到漁獲現況,老船長嘆了口氣回答:「現在的魚仔,連談戀愛的機會都沒有。」
一時聽不懂老船長的意思 --- 魚仔談戀愛?魚仔沒機會談戀愛?
最後,老船長蹙著眉頭說:「連吃奶嘴的都不放過,哪有機會談戀愛。」
老船長沿海浪濤裡打滾四、五十年,見證了台灣沿海數十年來的枯榮;我能感受他幽默背後的沉重和沉痛。
台灣沿海曾經是漁產富饒之鄉,為何短短才幾十年,我們已經走到幾乎無魚可捕的窘境?
老船長說出了魚源枯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 撈了太多魩仔魚。
我們愛吃魩仔魚,說是鈣質豐富、營養豐富;我們一口幾百條,一餐數千條地囫圇吞 … 因為嗜吃而渾然不覺,我們已經吃掉了曾經豐盛的沿海漁產資源,同時也贏得了嗜吃魚苗等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的惡名。
根據水產試驗所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牠們是海洋魚種數量及海洋食物鍊的基礎。海域若失去了這樣的基礎,研究報告中已清楚的指出後果 --- 這樣的捕撈情況若是不加以管理和改善的話,最後,可能導至整個沿岸漁業的滅亡。
照理說,魩仔魚除了是多種魚類的數量基礎,同時牠們也是多種魚類願意靠岸覓食的主要原因。魩仔魚的確是重要的食物,但是是許多種魚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物,而絕不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物。
沒人不曉得,沒有小魚就沒有大魚的簡單道理,而我們吃魩仔魚竟然一吃吃了一百多年,那樣無骨、無刺、糊里糊塗地吃掉了我們的海洋生機。
日本人發明魩仔魚雙拖網後,很快的,日本漁業當局瞭解這是一種嚴重破壞沿岸漁類資源的不當作業,因此日本早已停止使用魩仔魚雙拖網作業。台灣在1977年間大量從日本引進他們已經禁止使用的漁具及捕撈技術,並在我們的沿岸海域如火如荼地大肆捕撈;並且,還將魩仔魚大量外銷到日本。
從沿岸漁撈統計資料不難解讀,自1977年後,我們的沿岸漁獲量直線下墜,從此,台灣沿海再也沒有春天。
魩仔魚雙拖網作業效率高,撈獲量大,最終的網袋網目僅1.4mm,差不多就是我們家裡紗窗網目的大小。研究報告清楚指出,自1977年後,台灣沿岸漁村已經起了生態性的變化 —— 1. 沿岸漁場消失 2.沿岸漁村經濟衰退 3.漁民間因資源掠奪性漁法的介入而糾紛不斷 4.捕不到魚,漁民無以為生終至鋌而走險走私危禁品戕害台灣社會。
理由十分充分,證據也十分明顯,我們沒有道理放任這樣嚴重傷害海域資源的漁撈行為繼續下去。
如果還想看到沿海魚群跳躍,還想繼續有魚可捕的話,我們必需有所覺悟及有所抉擇: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橫霸地姿態大小通吃、糊里糊塗的吃。況且,把那樣出生不久,彷彿還在吃奶嘴的小魚苗像吃米粉一樣的扒著吃,確實有失我們所以為一個人、為一個海洋國家子民的基本風度。
消費者有絕對力量來影響生產者的方向,拒吃魩仔魚,讓我們展現對鄉土的大愛。
from: http://e-info.org.tw/node/67322
大家努力轉發ㄚ......
大家努力轉發ㄚ......[s:26][s:26][s:26][s:26][s:26]
我知道很多人想問.....因為"微雞佰顆"就誤導讀者.....
"魩仔魚,一般可分為淡水魚魩仔魚與海水魚魩仔魚兩類。有種說法指出,魩仔魚非指一種魚類,而是數十至數百種類的魚苗之總稱。
實際上,所謂魩仔魚是由鯷科、鯡科魚類之仔稚魚組成。不過,由於魩仔魚捕撈時可能會抓到其他種類的魚,才會有魩仔魚是數百種魚苗總稱的誤解。"...."微雞佰顆"
很多人會問魩仔魚到底是什麼魚, 但是, 都得到一個, 他不是一種魚的答案, 然後接下來會問, 那麼, 是那些魚呢? 這個問題, 較正確的答案是"幾乎是所有的魚"!
當然, 這個答案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確. 但再講下去會變繞口令. 簡單的說, 大部份的魚, 都從魚卵孵出來, 當然, 也就是從小魚開始, 不死, 才能長成大魚. 這是一個簡單, 而且大家都一定知道的事情. 所以, 只要是還沒長大的小魚, 除了躲在海裡, 像藻叢, 珊瑚礁... 等地方外, 會有很大部份的小魚會在靠近沿岸的表層出沒. 主要原因在於, 靠近沿岸, 比較有食物, 而且較有多樣性的棲地和環境可以躲藏. 如果到大洋, 不知道會被洋流帶到那裡, 更重要的是, 在大洋表層很少有足夠的食物, 可能還沒漂到另一個地方就餓死了. 所以, 多半會在靠近沿岸一帶的海水表層出現, 這也就是漁民抓魚苗或抓魩仔魚, 不用跑太遠的原因. 如果再換另一個說法, 很多海洋生物的仔稚時期, 游泳能力都不足, 如果不是躲起來, 就是都在海水表層靠岸地方出沒, 也就是所謂的"浮游生物".
如果大家上google, 打魩仔魚只會看到一堆食譜.. :(, 但打仔稚魚, 就會看到底下一堆的文獻或調查資料. 例如其中有一篇寫著
"由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期間於高屏海域7個測站所做的研究調查共發現仔稚魚種類69科130屬184種"意思就是, 如果你在高屏海域抓的魩仔魚, 抓上來如果不特別再分大小或類型, 你可以一口或一碗吃下去, 有機會吃到"69科130屬184種"的魚. 這樣子講, 不曉得會不會更清楚... 還是更震撼些呢?
http://www.forest.gov.tw/public/Data/5111513421571.PDF
[s:61][s:61][s:61][s:61][s:61]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